保證人的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
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的規范目的、起算點、法律效力都不同。訴訟時效屬可變期間,可因一定的法定事由而發生中止、中斷或延長的法律后果,訴訟時效屆滿,消滅的僅是勝訴權或產生抗辯權,實體權并不因此而喪失,而保證期間在性質上屬于民法理論中的除斥期間,即權利人享有某種實體權利的存續期間。
法律分析
保證合同指的是保證人和債權人達成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代為履行或連帶責任的協議。保證合同的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是兩個概念,保證期間是指保證責任的存續期間,保證期間關系到債權人和保證人之間的債權債務能否履行,也是確定保證債務與訴訟時效關系的依據。保證期間為除斥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只有保證期間未經過,才有保證合同訴訟時效適用的必要,如果保證期間經過了,保證責任就不存在,其訴訟時效期間也就不存在。通常上,訴訟法定時效是三年,而保證期間是六個月。當事人在債務糾紛發生后,應該盡快根據收集的資料,找到律師代理機構,向法院提出訴訟,申請越早,越有利于自身權益的維護,減少相關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九十二條 保證期間是確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不發生中止、中斷和延長。債權人與保證人可以約定保證期間,但是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主債務履行期限或者與主債務履行期限同時屆滿的,視為沒有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買賣合同糾紛,很多當事人會通過協商的方式進行解決,但是也有的當事人會選擇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進行解決。那么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而債務人提出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訴訟時效分為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而買賣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一般訴訟時效,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把十八條之規定,買賣合同糾紛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即如果雙方發生爭議的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定要在三年之內提起訴訟。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把握訴訟時間的這個期間這個節點。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相關推薦:
怎么才會立案(警察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立案)
環境行政復議怎么處理(環境行政復議辦法)
什么是行政案件(行政案件是什么意思)
司法鑒定重新鑒定嗎(司法鑒定重新鑒定嗎)
債權債務什么意思(債權債務是什么意思 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