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社保跟每個人的關系其實是非常大的,有些人會認為工資越低繳納的社保也就越少,其實社保繳納主要是根據社保繳費基數來進行繳納的,很多單位的社保都是按照最低基數來進行繳納的,這樣也是為了減少人力成本,當工資越低繳納的社保基數也就會更低,那么所得的基礎養老金也會比較少,社保也會比較少一些,所以當工資低的時候,社保繳納也會比較少。
社保繳納基數
社保繳納基數是要是指職工在一整個年度社保繳納費用基數,主要會影響到下一年繳納多少社保,繳費比例是按照公司和個人分別多少比例進行繳納社保,這個不會進行改變。一般來說工資越高,社保繳納基數也就會越高,不過社保繳費基數上調其實也并不是上調個人的社保繳費基數,而是根據整個社會平均工資的上限下限來進行判定的,要知道我國生活水平都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上浮,那么每個月的平均工資也會有上漲的情況而進行社保繳費基數調整也是為了保障社保能夠滿足大家的需求。
社保基數上調對于參保人的影響
社保基數上調對于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繳費基數一直處于上下限區間,那么影響并不大,像很多單位為了減少成本,是不會以員工的實際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會以當地比較低的工資水平作為繳費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每個月社保費用上漲,讓整個工資變少。要知道如果社保繳費基數繳費多,那么待遇也會變好一些,這些都離不開繳費基數上漲的支撐。
總結
最后關于社保這個問題要知道交的多永遠比交的少,更加劃算一些,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為長遠進行打算,否則就很容易在未來退休之后面臨社保金額比較少的問題。
1、綜合考慮五險一金還是多交一點好。公積金你交的多單位相應也多交,還可以抵稅,另外買房時貸款額度也會高些。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是固定的,不會說繳多或者繳少,除非公司報低你的繳費工資(單位少繳),此外養老個人賬戶的余額是按同期銀行利率計息的。
2、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同時設有上限和下限,其分別根據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和60%相應確定。若在上下限范圍之內,則按實際繳,若超過按上限,不足按下限。
擴展資料: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在職職工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為“應當繳納“項目,法律上應當即為必須,同時繳納也表現出這是一項義務。
五險一金,單位需要承擔一部分,這部分從單位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員工也需要承擔一部分,從員工工資中扣除。
也就是說,對于企業而言,每月除了需要支付10000元的工資外,還需要為員工額外支出4310元的五險一金費用;對員工而言,10000元工資到手之前會先被扣除2223元的五險一金費用,之后還會被扣除個人所得稅,因此員工實際到手工資低于7500元。
辦理
(1)社保、公積金開戶
企業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去社保局及公積金中心辦理社保、公積金開戶。社保開戶后會拿到《社保登記證》,公積金開戶后會取得單位公積金登記號。
(2)增減員
單位每月都必須把企業新增的員工添加進單位的五險一金賬戶中,并把已經離職的員工從賬戶中刪除。社保、公積金賬戶為兩個獨立的賬戶,增減員工的操作在兩個賬戶中都必須進行。
(3)確認繳費基數
單位每月需要為員工申報正確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以確保五險一金的正常繳納。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以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或入職首月工資為準。
(4)五險一金繳費
如果企業、銀行、社保/公積金管理機構三方簽訂了銀行代繳協議,則五險一金費用將在每月固定時間從企業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當然企業也可以選擇通過現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險一金管理機構現場繳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五險一金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