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Didi kuaidi)今天宣布,將在100%的股票交易所正式合并。合并后,新公司將與滴滴打車首席執行官程維、kuaidi首席執行官陸川偉共同執行聯席CEO制度。兩家公司在人員結構方面保持不變,業務持續進行發展,各自品牌特色不變,業務也相互獨立。
此外,城市交通,如組織者比一輛出租車運輸,劃分市場,在未來更多的城市,交通的市場可以擴大,合并后的下降,很快就會有更多的資源,帶來更多的收益。
1. 并購的細節
關于交易的細節,一度出現了非常含糊和帶有誤導性的信息。
例如滴滴的公告:
… 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 …… 滴滴出行和 Uber 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 全球將持有滴滴 5.89% 的股權,相當于 17.7% 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余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 2.3% 的經濟權益。
再例如 Uber 的公告:
根據財新網的消息:
接近交易人士透露:合并后公司估值接近 350 億美元,其中 Uber 中國價格接近 70 億美元,而滴滴出行保持最近一輪融資后估值,即 270 億美元到 280 億美元之間 … … 滴滴中國還將以 Uber 全球最近一輪融資估值超 680 億美元再投資 10 億美元給 Uber 全球。
實際發生的事情是這樣的:Uber 全球將 Uber 中國的品牌,業務和數據賣給了滴滴。
至于滴滴是用什么買的?——自己的股份。
作為交易對價,Uber 中國的所有股東獲得了滴滴出行 20% 的股權。其中 Uber 全球占 17.7%,其他股東占 2.3%。阿里和騰訊在并購前持有的滴滴的股份均為 10% 左右。
這樣一來,Uber 全球果然成為了滴滴出行的最大股東。Uber CEO Travis Kalanick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這是否意味著 Uber 全球將有能力左右滴滴的發展?否。
在雙層股權(Dual Class Shares)結構下,Uber 手中的 17.7% 滴滴股份只有 5.89% 的投票權,推測這一部分股權的投票權是相應股權比例的三分之一(5.89 / 17.1 = 0.333)。所以至少在目前看來,滴滴的命運依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同時,滴滴創始人程維也將加入 Uber 全球董事會。按照滴滴對 Uber 全球的投資額($680 億)計算,滴滴在 Uber 全球的持股比例大約是 1.47%(= 10 / 680)(注意這里是股份比例,并非上面說的投票權)。
2. 混雜多方的關聯和矛盾
如果算上 Uber 全球,交易雙方有多個共同的投資方:高瓴資本,Tiger Global,BlackRock,中國人壽等。一般而言,激烈的競爭對手擁有同樣的投資方是較為少見的事情,對于 Uber 和滴滴這樣大量燒錢和具備很強戰略意義的公司更是如此。
此外,撐起 Uber 高估值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們對其稱霸全球的預期。Uber 也確實以驚人的執行力向這個目標靠攏。但在每一個龐大的市場中,Uber 都遇到了本地競爭對手的反擊:
滴滴在 2015 年不可思議地先后投資了東南亞的 Grab,印度的 Ola,美國的 Lyft,形成了反 Uber 聯盟。如今隨著 Uber 成為滴滴最大股東,Uber 間接成為了「反 Uber 聯盟」的投資方… 然而聯盟的其他三位成員沒有時間尷尬了,需要迅速考慮下一步動作。
不僅如此,蘋果公司在今年 5 月份向滴滴投資了 10 億美元。那幾天 Uber CEO Travis 還開玩笑說自己的女朋友持有蘋果公司股份,這下等于間接持有最大競爭對手滴滴的股份,日子沒法過了。
現在,蘋果也間接擁有 Uber 股份了。可同時擁有 Uber 的還有蘋果的老對手 Google,后者在 2013 年通過 GV 投資了 2.58 億美元。更有意思的是,這三家公司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發無人駕駛技術:Uber 和卡耐基梅隆大學合作,并接受豐田汽車的戰略投資共同研發。蘋果公司內部有代號為「泰坦項目」的汽車計劃。Google 更是早在 2010 年就開始無人駕駛的測試了。
但無人駕駛領域還有更多的玩家。今年年初,另一個傳統行業巨頭通用汽車投資 5 億美元給 Lyft,5 月份就開始共同測試。此外并購后的滴滴、Uber 和百度則有可能共享自動駕駛技術。更不用提在無人駕駛技術普及化走在最前端的特斯拉了。Elon Musk 在自己的文章中寫的很清楚,他的野心不只是電動車,而是整個出行市場。這動的可是大家的奶酪。
3. Uber 的輸與贏
Uber 的失敗
如同其他重磅并購事件一樣,人們喜歡判斷贏家和輸家。目前的普遍觀點是 Uber 輸了,敗走中國。
它的前輩們用一次次教訓說明了這一點:科技公司從硅谷出發,在全世界摧枯拉朽般擴張,但在中國就是玩不轉。10 年前,eBay 低估了當時中國商業環境的信用缺失,阿里巴巴通過支付寶抓住了機會并完勝,最終導致 eBay 退出中國。Google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退出中國。Facebook 在成名后就一直享受著被屏蔽的待遇(但可以看到 Zuck 的決心,例如他的普通話的精進,以及在北京的霧霾天氣外出跑步)。Amazon 中國即使提供一流售后服務卻依然被不溫不火。這些似乎都預示著 Uber 最終的失敗。
Uber 還面臨非常具體的困境,交通基礎設施是一項過于基礎過于根本的服務。無論是從政治考慮還是信息安全角度看,政府很難接受一個外國公司成為出行市場的老大。此外,滴滴的市場占有率長期穩定在 80% 以上,遠超 Uber。滴滴和它背后的投資方(尤其是阿里和騰訊)顯然是更有決心的:對 Uber 來說,中國市場是皇冠上的明珠,是龐大基業上的更進一步;對滴滴來說,卻意味著生與死。
Uber 的勝利
然而就此得出結論說 Uber 在中國失敗了,無疑是錯誤的。首先,Uber 現在持有 17.7% 滴滴股份,是后者最大股東。考慮到滴滴高于 80% 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在慘烈的補貼大戰下,Uber 中國已經虧損 20 億。現在 Uber 不用再燒一分錢,就鎖定了整個中國交通出行市場未來的 17.7%。無論從哪個角度看,Uber 都贏了。(雖然滴滴也沒有輸。)
Uber 進入中國的決心無疑是正確的。許多美國公司難以想象中國市場和城市出行的龐大體量:Uber 累計完成 10 億次出行服務用了 5 年時間,滴滴在 2015 年就超過這個數。CEO Travis 在最初溝通時曾經給過滴滴 CEO 程維一個選擇:要么接受 Uber 投資 40%,要么準備好被打敗。有人分析說現在的 17.7% 比 40% 的目標還是低了不少,也有人說還不如早點入股滴滴,Uber 就可以不用花這么大代價最終卻達到同樣的結果了。
但這可能么?在滴滴還很弱小的時候,理論上確實有可能入股,但無論是 Uber 的巨大規模還是 Travis 的性格都注定了在這個階段入股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去年滴滴快的合并后,40% 就更不可能了。(必須再次強調 17.7% 這一數字的概念:滴滴出行的最大股東。)
無論是 Uber 還是滴滴,創始人的固執和偏激恰恰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在事后反推之前決定的人,是不可能理解當初的具體情景和雙方面臨的問題的。甚至可以說,正是 Uber 進入中國的決心,才最終爭取到了 17.7% 滴滴股份這樣的結果。滴滴的早期投資人金沙江創投朱嘯虎說「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對 Uber 同樣適用。
這筆交易后,Uber 在中國最終走到了 Facebook,Google,Amazon 這些前輩的前面。
Uber 的下一步
可以預見,Uber 隨后會承受一定程度的上市壓力。甩掉了大筆燒錢的中國業務,Uber 掃去了上市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投資人松了一口氣,也要開始想上市的事情了。(無疑,投資方也是促成 Uber 中國被出售的重要原因。)另外,許多投資人對 Uber 的上市更加期待,因為他們不僅想要 Uber 股份,還想要擁有投資 17.7% 滴滴的機會。
有人用當年雅虎和阿里巴巴的關系來類比 Uber 和滴滴。(雅虎在 2005 年投資 10 億美元,隨后阿里巴巴成長為巨頭,雅虎卻趕不上時代的變化,最終手中的阿里巴巴股份遠遠超過了雅虎公司本身的價值。)我們認為相似度很小。與雅虎和阿里的地位變化不同,Uber 和滴滴是屬于同一個時代的相似公司,更有可能的結果是共同成為出行市場的兩大巨頭。Uber 在美國和加拿大已經盈利,現在很有可能會把精力放在其他市場上。
當然,Uber 在中國兩年的投入仍然是有代價的,主要體現在機會成本上。比如早應該大量投入的自主地圖。Uber 現在仍然高度依賴 Google 地圖,長期來看非常不利,尤其是 Google 的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后。去年諾基亞出售自己的頂級地圖服務 HERE,Uber 出價 30 億美元求購,最終不敵奔馳、奧迪和寶馬三家老牌汽車公司的聯合競價。或許如果沒有中國市場的開銷和對精力的耗費,Uber 能夠咬牙拿下來。如今 Uber 終于重新把精力放在了這上面,剛剛宣布投入 5 億美元做地圖測繪。
4. 滴滴的破冰
去年和 Uber 的正面競爭剛開始時,滴滴給人的感覺還是年輕有沖勁的創業公司。那時候的 Uber 則已經儼然業界巨頭。按照滴滴 CEO 程維的說法:「他看我們的眼神就像是我們看四川本土的一個打車軟件一樣。」
如今不知覺中,大家已經把滴滴默認為和 Uber 同一量級的公司了。350 億美元的估值就是最直觀的證明。滴滴還是有史以來第一家同時獲得阿里騰訊百度三大巨頭投資的公司。并購后,滴滴在全世界最大的幾家出行網絡服務公司 Uber、Lyft、Ola、Grab 都有股份。
專車新政
新政實際上限制了補貼。這將任何其他出行服務接近甚至超越滴滴的可能性講到了最低。因為在這個市場上,補貼幾乎是最有效(如果不是唯一有效)的用戶增長和留存的方式。
新政能夠反映出滴滴在政策上的影響力。鑒于滴滴的龐大體量和它為城市出行帶來的效率提升,監管方樂見其成并積極對話。在政策不確定性減弱后,滴滴的政策優勢會減少。在專車新政下(我們對于這項政策的具體實施持保留意見),或許會出現其他的服務商,但滴滴的優勢應該是一無既往穩固的。
反壟斷法
來自財新雜志: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 8 月 2 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目前尚未收到滴滴和優步中國相關交易的經營者集中申報。他在會后稱,滴滴和優步中國合并還得申報,「不申報的話,往下走不了」。
許多用戶對這起合并是不滿意的,因為補貼的減少幾乎成了必然,鑒于大量的抱怨和質疑,商務部應該會出面對這期并購備案和審查。但我們認為不會出現意外狀況,原因有二:1. 出行的概念是很大的,帶來的結果是出行的市場也可能很大。從這個角度看,滴滴在解釋自己不具備壟斷地位是應該有很大的靈活度,不會遇到麻煩。2. 國內這兩年出現大批并購案,目前看沒有因為反壟斷法而受到巨大影響的先例。
5. 反 Uber 陣營的局面
滴滴在 2015 年先后投資了 Grab,Ola,Lyft,形成了一個「反 Uber 聯盟」。其中以投資 Lyft 最受矚目。雖然市場份額差別很大,但 Lyft 仍算是 Uber 在美國的最大對手,在過去一年中投入大量資金推廣,收入增長迅,而且也在持續融資。
滴滴當初投資 Lyft 的原因無非有兩個:一是讓大量去美國的中國游客可以直接用滴滴 app 打 Lyft 的車,這樣就減少了乘客下載 Uber app 的動機。二是通過扶植 Uber 的競爭對手,讓本來精力已經分散到全球的 Uber 自家后院起火。
這兩個原因對 Lyft 來說都是有價值的,尤其是中國的補貼大戰對 Uber 注意力的耗費。因此,除了通用汽車,滴滴一直是 Lyft 最重要的伙伴。現在,隨著 Uber 和滴滴的互相持股,這兩個原因都不復存在。
對滴滴來說,Lyft 還有沒有合作的價值?即使有,Lyft 是否還愿意把珍貴的數據共享給滴滴?這種可能性應當是很小了。Lyft 發言人已經聲稱要重新評估和滴滴的合作伙伴關系。根據內部人的說法,Uber 已經從困難并且代價高昂的中國業務中解脫出來,即將把精力和資源重新分配到其他重要的市場,例如東南亞。
這么看,「反 Uber 聯盟」是不是已經完蛋了?我們認為是這樣。陰謀論一點,猜測 Uber 和滴滴有可能在關于全球其他出行市場的問題上達成了一些協議,但這不代表滴滴和 Uber 必然從此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絞殺 Lyft、Grab 和 Ola。相反,市場格局會從 Uber 與「反 Uber 聯盟」的對立演化成成錯綜復雜的網絡,至少在表面上看如此。
Uber 在東南亞的本地競爭對手 Grab 剛剛宣布的新一輪 10 億美元的融資,滴滴的名字赫然在列,即將投資 1 億美元可轉債。Grab 創始人說「Uber 既然輸了一次,我們就能讓它輸第二次」。或許這會給 Lyft 一些安慰吧。
6. Tesla,Elon 的野心與所有玩家
滴滴和 Uber 的危機感注定了他們決不可能僅僅把目光放在打車市場上。如果說 Google 剛開始測試無人駕駛技術時大家還覺得這是天方夜譚,那么隨著特斯拉通過升級汽車軟件,「空降」自動駕駛技術給 Model S 車主,在 6 個月內累積 4700 萬英里的自動駕駛里程(Google 用了 6 年時間累計了 150 萬英里),關于汽車和出行的未來,各大公司的觀點似乎已經匯聚到一起,變得明晰起來。Elon Musk 在特斯拉網站上公布的長期計劃,可以被看作是行業共識的最佳表達:
1. 電動車
2. 自動駕駛技術
3. 讓車在閑置的時候通過自動駕駛提供出行服務
司機網絡是 Uber 和滴滴等出行服務的核心和護城河,是整個網絡效應的起點和反饋循環的核心。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資金維護和經營。現在,特斯來的目標是通過自動駕駛技術跳出這個循環,直截了當地提供閑置資源。于是不需要再考慮網絡效應和補貼數量了,「共享」的邊界將進一步模糊化。
特斯拉,蘋果和 Google 都有做到這些的可能性。
Uber 和滴滴背后站著幾乎是世界上所有的頂級投資方,所以上市的壓力自然巨大。但對他們來說,上市絕不是終點。因為背后有特斯拉、蘋果、Google 這樣的公司虎視眈眈。Uber 和滴滴這樣的出行服務提供者和特斯拉們看似沒有競爭關系,因為到目前為止雙方走在兩條平行線上,但如同上面 Elon Musk 宣布的那樣,兩條平行線通向的是同樣的地方,最終必有一戰。
最關鍵的是,特斯拉已經上市。雖然有盈利報告和信息披露等二級市場的壓力,但它有最被廣泛使用的自動駕駛技術(使用越多越安全),明確的目標和布局(超級電池廠 Gigafactory 剛剛結束開業儀式),這令特斯來在人們出行的未來以及所謂的「共享經濟」的愿景中走到了最前面。
Uber 和滴滴們能做的,唯有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既然目標相同,就要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無論是上市還是通向未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