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這樣提高防騙意識,多了解一些事情,就可以避免上當受騙。
1.打來電話說你的身份證在外地辦了一張某銀行的信用卡,或者說你的醫保卡在外地被透支,欠下多少錢,并熟練報出你的身份證號,手機號,甚至家庭住址,告知盡快還錢,若不還錢將起訴或逮捕你,這時騙子為達目的會并為您轉接外地警方電話,有的甚至接通某局長電話。這種情況大家千萬不要驚慌,第一時間撥打當地110確認,如實在不放心可聯系銀行客服核實。記住不接受任何轉接,自行撥打銀行客服。
2.對方說你有個郵件在郵政局(或者某某快遞),你沒取被退回的,內物是一張信用卡,透支多少錢,轉接警方電話的。這一類騙術基本大同小異,部分人在聽到轉接公安機關電話表示害怕,其實不必,有任何問題聯系當地警方。
3.冒充執法部門,說你涉及非法洗錢,或者涉及經濟案件,或者其他案件,告知你配合調查或者歸還錢財、交罰款等情況的,一律不要相信,若真有違法行為怎么會提前通知呢,提前通知嫌疑人不早跑了嗎。
4.對方說你銀行卡少了錢,為保證安全讓你轉到其他賬戶的,先聯系正規的銀行客服或者去銀行查賬,如核實確定銀行卡確實被盜刷,第一時間到轄區派出所報警。千萬隨意聽信他人,隨意轉賬。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提高防范意識。
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1.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電話或短信,尤其是涉及到財務或個人信息的;
2.不要隨意泄露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
3.如果接到可疑電話,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聯系親人或朋友核實;
4.如果發現自己被騙,應該及時報警并聯系銀行凍結賬戶。
5.驗證,提高警惕是防范詐騙的最好方式,在涉及錢款時,群眾要提高安全意識,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確認對方是否為本人,在不能確定真實身份時,可將到賬時間設定為“2小時到賬”或“24小時到賬”,以預留處理時間。此外,可以選擇向對方銀行匯款,避免通過微信等社交工具轉賬。因微信等工具均會綁定銀行卡,向對方銀行卡轉賬,一方面便于核實對方信息,確認錢款去向;另一方面,對方能通過短信通知得知轉賬信息,此外,即使是本人操作,也不影響對方提取錢款。
此外,政府和企業也應該加強技術防范和監管,遏制這種犯罪行為的發生。
秋名山上人煙稀,常有騙子較高低,如今詐騙依舊在,警惕諸位老司機。
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最終通過銀行轉賬、銀行卡轉賬來達到騙錢的目的。無論騙子怎樣花言巧語,威脅恐嚇,都要記住“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
我們有什么辦法來預防電信詐騙嗎?
給大家分享以下幾個有效防范電信的措施:
1.我們要克服“貪利”思想,不要輕信麻痹,謹防上當。我們一定要明白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輕信中獎和他人能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及有致富信息轉讓,多了解和分析識別真偽,以免自己上當受騙。
2.我們手機短信鏈接勿輕信
大多數人中招就是因為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技術,向受害人發送欺詐短信,短信中帶有木馬病毒或者假網站,來套取用戶手機資料和個人網銀信息,所以建議大家盡量不要點擊短信中自帶的任何鏈接。
3.驗證碼千萬透露給別人
例如銀行、支付寶等發來的“驗證碼”都是極其隱秘的隱私信息,一般通常幾分鐘之后即自動過期,因為驗證碼和密碼是同樣重要的,千萬不要向任何人和機構透露該信息。同樣我們要記住,如果驗證碼給別人,就等于自己白白地把錢送給了別人!
4.我們對于冒充身份類的電信詐騙,無論是冒充領導還是冒充朋友,或者冒充有業務往來的人員,用電話核實他們的身份,電話無法核實的,約他們當面核實。
詐騙過程中,犯罪分子往往會利用人的恐慌心理,制造緊張氣氛,不停地變換角色,讓你來不及分辨真假,并催促你辦理。一旦發覺對方可能是騙子,馬上停止匯款,不再繼續交錢,防止擴大損失。
最后,我們不管是現實中詐騙還是網絡電信詐騙,他們騙子最終的核心或者是共同點都是一個騙字,只要我們多加強預防心理,切實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要及時報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