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合同糾紛大多都是因為一方違約,雙方達不成協商解決,而最后要通過起訴來解決糾紛。一、合同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首先,當事人需要準備好起訴狀,雙方當事人身份信息,相關證據材料等,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立案。然后,根據不同的法院的實際情況,有可能立案后就繳納訴訟費,也有可能等候法院通知再繳費。接著,該案會通過正常的工作流程分配到承辦法官手里,由承辦法官確定舉證期限開庭日期以及向各方當事人送達開庭傳票等相關材料。庭審時各方當事人針對自己主張的事實進行舉證,對對方提出的證據進行質證,然后對案件的爭議焦點進行辯論。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有可能會開多次庭。最后,由法官在審先內判決。另外只要在判決前,各方當事人都是可以和解,或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進行調解的。二、起訴合同糾紛要給錢嗎向人民法院提起合同糾紛訴訟也是需要按照合同的標的金額繳納相應的民事訴訟費用的。但是對于繳納訴訟費確實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緩繳、或者是減交、免交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八條: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財產案件除交納案件受理費外,并按照規定交納其他訴訟費用。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以按照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收取訴訟費用的辦法另行制定。三、如何預防合同糾紛1、充分了解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2、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履約能力等狀況。訂立合同之前事先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詐糾紛和違約糾紛。3、精心準備合同條款。合同條款是當事人履行合同的依據。為避免因條款的不完備或歧義而引起合同糾紛,當事人應精心準備合同條款。除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外,其他合同條款都可以在協商一致基礎上進行約定。4、及時、依法辦理法律規定的批準、登記等手續,辦理合同公證。有些合同,如技術引進合同等,法律規定必須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后才生效。當事人應當及時將此類合同依法辦理手續,以免因此而產生合同無效糾紛。希望上文的的內容會有所幫助。
法律客觀:《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七條 因公司設立、確認股東資格、分配利潤、解散等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分析:借款合同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通過起訴解決,但是實踐中,往往還是通過起訴解決的方式比較多。借款合同糾紛起訴流程大致如下:(一)確定管轄法院:借款合同有約定管轄法院的,依照借款合同約定來選擇。借款合同無約定管轄的,可以選擇在合同履行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二)準備證據材料:1、起訴狀。應按照被告的人數加一份提供。起訴狀包括當事人基本情況、案由、訴訟請求、事實理由以及起訴人簽名等內容。2、當事人身份證明及委托手續。3、相關證據材料,應按照被告的人數加一份提供復印件。(1)書面的借款合同;(2)借據(欠條)、收條;(3)銀行轉款證明;(4)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錄音證據、證人證言等其他證據;(5)債權相關的擔保合同、抵押登記手續;(6)存在關聯訴訟的,提供相關法律文書。(三)起訴的具體流程:帶上上述的立案材料,到管轄法院的立案庭申請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