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政策補貼有: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建設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補貼、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補貼、農業產業強鎮示范補貼、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示范補貼、奶業振興行動補貼、畜牧良種推廣補貼。
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補貼、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補貼、農機深松整地補貼、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玉米、大豆和稻谷生產者補貼。
擴展資料
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
2、農機購置補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內選取確定本省補貼機具品目,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應補盡補,優先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所需機具和支持農業綠色發展機具的補貼需要,增加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具品目。對購買國內外農機產品一視同仁。
3、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圍繞區域優勢特色主導產業,著力發展一批小而精的特色產業集聚區,示范引導一村一品、一鎮一特、一縣一業發展。選擇地理特色鮮明、具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的20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開展保護提升。
4、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聚力建設規模化種養基地為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現代生產要素聚集、“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創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中央財政對符合創建條件的安排部分補助資金,通過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認定后,再視情況安排部分獎補資金。
5、農業產業強鎮示范。以鄉土經濟活躍、鄉村產業特色明顯的鄉鎮為載體,以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培育鄉土經濟、鄉村產業,規范壯大生產經營主體,創新農民利益聯結共享機制,建設一批產業興旺、經濟繁榮、綠色美麗、宜業宜居的農業產業強鎮。中央財政通過安排獎補資金予以支持。
6、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示范。2019年支持天津、河北、福建、山東、湖南、廣西、云南等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示范。加快益農信息社建設運營,盡快修通修好覆蓋農村、立足農業、服務農民的“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進村入戶采取市場化建設運營,中央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
7、奶業振興行動。重點支持制約奶業發展的優質飼草種植、家庭牧場和奶業合作社發展。將奶農發展家庭牧場、奶業合作社等納入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進行優先重點支持,支持建設優質奶源基地。承擔任務的相關省份從中央財政下達預算中統籌安排予以支持。
8、畜牧良種推廣。在內蒙古、四川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使用良種精液開展人工授精的肉牛養殖場,以及存欄能繁母羊、牦牛能繁母牛養殖戶進行補助。在黑龍江、江蘇等10個蜂業主產省,支持建設高效優質蜂產業發展示范區。承擔任務的相關省份從中央財政下達預算中統籌安排予以支持。
9、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以重點縣為單位,突出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和大豆及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集成推廣“全環節”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探索構建“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全產業鏈”生產模式。承擔任務的相關省份從中央財政下達預算中統籌安排予以支持。
10、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民合作社、供銷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可提供有效穩定服務的主體,為從事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農戶提供農技推廣、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烘干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11、農機深松整地。支持適宜地區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全國作業面積達到1.4億畝以上,作業深度一般要求達到或超過25厘米,打破犁底層。承擔任務的相關省份從中央財政下達預算中統籌安排予以支持。
12、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輪作休耕試點面積為3000萬畝。其中,輪作試點2500萬畝,主要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黃淮海地區和長江流域的大豆、花生、油菜產區實施;休耕試點500萬畝,主要在地下水超采區、重金屬污染區、西南石漠化區、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實施。
13、產糧大縣獎勵。對符合規定的常規產糧大縣、超級產糧大縣、產油大縣、商品糧大省、制種大縣、“優質糧食工程”實施省份給予獎勵。常規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作為一般性轉移支付,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其他獎勵資金按照有關規定用于扶持糧油產業發展。
14、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包括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牛羊調出大縣獎勵和省級統籌獎勵資金。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和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于支持本縣生豬生產流通和產業發展,省級統籌獎勵資金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于支持本省生豬生產流通和產業發展。
15、玉米、大豆和稻谷生產者補貼。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實施玉米及大豆生產者補貼。中央財政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撥付到省區,由地方政府制定具體的補貼實施辦法,明確補貼標準、補貼對象、補貼依據等,并負責將補貼資金兌付給玉米、大豆生產者。
參考資料:青田縣人民政府-2019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規模經營補貼:
規模經營補貼就是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整合成為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其要求各地采取貸款貼息或者其他方式給種糧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進行支持。這項補貼是為了改善土地撂荒造成的浪費現象,鼓勵農民進行規模種植。
農業支持保護補貼:
2016年農業農村部將種糧補貼、農資補貼、良種補貼“三補合一”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也有很多人稱其為“三項補貼”。基本上來說,這項補貼每家每戶都符合標準。
補貼標準:由于2018年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細則暫未全部明確,根據往年的補貼情況,通常補貼金額在30-230元/畝之間。因為各地種植差異,補貼金額也有所不同。
補貼對象: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
補貼條件:
1、擁有土地承包權;
2、實際在種地的農民能領取,把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則拿不到;3、種的地越多,拿到的補貼也就越多。
拓展資料:
一、農業補貼:
農業補貼是指一國政府對本國農業支持與保護政策體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對農業生產、流通和貿易進行的轉移支付。WTO框架下的農業補貼是指針對于國內農業生產及農產品的綜合支持。
二、哪些人不能領取農業支持保護補貼:
1、常年拋荒土地的
由于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是按照“誰種地,補貼誰”的原則,所以對于常年拋荒土地的農民是領不到這項補貼的。
2、耕地上建造房屋的
耕地的作用就是用來耕種的,未經批準是絕對不允許個人及單位占用的。
3、私自改變土地用途的
一些農戶為了自己的私利,將土地改變其原有用途,進行其他作業的,也不能領取該項補貼。
4、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
有的種植戶可能不理解,認為我只要種出作物就行,為什么補貼要和耕地質量掛鉤?其實這也是國家為警醒不少只顧作物高產高質而不顧土地健康的農戶,在保障高效作業的同時也要讓耕地質量達到標準。
5、耕地轉為設施農用地的
設施農用地就是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設施用地,這種情況也是領不到的補貼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農業補貼
法律分析:種地有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農民擁有耕地承包權的,可以得到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具體的補貼標準、補貼依據和補貼方式等,應當由各省結合本地實際進行確定,也就是說,農民種地有權按照相關規定獲得一定數額的補貼資金,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出具的補貼標準,確定具體的補貼資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第三條 國家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是: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確保農產品供應和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縮小城鄉差別和區域差別,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