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違約賠償數額的確定因素有:1、時間點,要以合同訂立的時間作為計算預期利益的時間點;2、損失的最高額,要以在合同履行前提下可以預見的期待利益為上限;3、預期利益,應是在合同中當事人有明確的約定或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二條 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一、期待利益和履行利益區別是什么
期待利益和履行利益區別是:
1.兩者的內涵不同。期待利益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期望通過 合同履行 獲得的各種利益的總和,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和因違約而導致的現有財產的減損滅失和費用的支出。信賴利益是指無過錯的一方當事人信賴合同完滿履行,在訂立和履行合同中支出的費用和代價。
2.對兩者保護達到的狀態不同。對于期待利益的保護可使合同在被違反的情況下達到合同被履行的狀態,保護期待利益可替代 合同的履行 。而保護信賴利益旨在使非違約方因信賴合同的履行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得到返還,從而使當事人恢復到合同訂立之前的良好狀態。第三,違約 損害賠償 一般應適用期待利益,只有當期待利益無法計算而合同又不存在繼續履行的可能時才適用信賴利益。
3.即無論哪種可能,只要能夠證明,當事人(債權人或債務人)都會傾向于要求按照期待利益的原則而不是信賴利益的原則進行賠償。
二、期待利益的特征有哪些
期待利益的特征有:
1.未來性。可期待利益是一種基于現行簽訂的合同而得出的將來的合理預期利益,不同于既得利益。
2.不確定性。可期待利益將來能否實現,轉化為既得利益,這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
3.現實性。
三、期待利益的構成要件
期待利益的構成要件:
1.期待利益的依據必須是有效成立的合同。
2.必須有違約行為存在。
3.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必須是違約方所能夠預見或應當預見的,且必須與因違約造成的損失相當。
期待利益的構成要件(1)期待利益的依據必須是有效成立的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合同法規定的或是合同法認可其是有效成立的。這是期待利益得以損害賠償的合法根據。合同有效成立,合同才有如期履行的可能,期待利益正是基于如果合同得到履行所獲得價值。如果合同不是有效成立的,即使其得到履行,如合同因欺詐、無行為能力、內容違法等原因而無效或被撤銷,當事人對此所要求賠償損害利益,并不是期待利益的賠償。這是因為:一是賠償沒有合法依據,二是其所要求的賠償,僅僅是使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改復到合同訂立以前的狀態。在現實中,大量合同期待利益糾紛案件中的爭議焦點就是在于當事人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成立。據此可見,合同有效成立的重要性。(2)必須有違約行為存在。違約行為是否存在。是守約方利益是否遭受損害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違約行為,那就沒有損害發生,也就無所謂的期待利益的損失。因此,必須有違約行為存在。合同的成立是當事人基于合理分配利益與承擔風險而合意磋商成立的,只有合同正當履行完畢,當事人才可以實現各自所需。而違約行為的出現,使合同履行中斷,致使守約方基于合同本應得到的利益落空,而違約方則獲得不當得利。違約方的違約行為還必須存在兩種限制條件:一是必須發生在合同訂立之后履行期限結束之前;二是必須不是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或因守約方緣故而產生的違約行為。(3)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必須是違約方所能夠預見或應當預見的,且必須與因違約造成的損失相當。守約方要求違約方賠償期待利益的損失,必須是違約方所能夠預見或應當預見的利益損失,且要求賠償的范圍應與違約造成的損失相當,這體現了利益均衡理論。均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和風險,對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相當重要。如果合同當事人因一方違約而要求對方賠償損失時,不切實際漫天要價,或合同訂立時雙方都無法預見的風險。荷讓違約方獨自承擔責任。這必然使其依合同而承擔的風險與取得的利益不相等稱,破壞當事人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確立之間的既有對價關系,從而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失衡,違背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因此要求賠償損失應與因違約損失相當,這是保護守約方合法權益,維護商業道德所必需的。同時也是對違約方的過錯行為的一種必要的懲罰,因為違約行為人的主觀過錯行為對商業道德、交易安全、乃至經濟秩序造成破壞。給予一定的懲罰,以利于促使當事人認真全面履行合同的義務。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