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管是什么行業,競爭都非常的激烈,有時候可能會用到一些營銷手段,但是也要選擇一些正當的營銷手段,否則就是害人害己。
現在一說到點外賣,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美團和餓了么,這兩個平臺應該算是現在最常用最常見的兩個點單平臺了。
兩個平臺之間可能會存在一些競爭有的時候美團啊或者餓了么,就會采取一些營銷手段,比如說是滿減啊或者說是非常低的價格打折呀,等等活動吸引顧客們去消費。
而餓了么,就在他們APP的首頁上展示了“一折團券”這樣的宣傳,這樣的宣傳聽起來就是特別的吸引大眾的,但是當大家點進去之后,發現專區推廣的一些代金券,還有商家,那些價格根本不是一折,感覺非常氣憤。
上海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了市民們的舉報,市民們說餓了么的宣傳和真實情況嚴重不符,存在欺騙行為。
該監督局立刻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根本都是不存在的。
餓了么這一次可以說是嚴重的違反了規定了,做錯的事情始終是要付出代價的,餓了么也面臨了被罰款50萬的懲罰。
其實我覺得宣傳可以競爭也可以,但是不要夸大其詞,畢竟這些APP都是大家經常會用到的,也不是用這一次就不用了,第1次發現嚴重不符,之后想必第2次顧客也不會再選擇了,還不如就實實在在地做一些折扣呀,或者說不做折扣,那用戶覺得這個產品好也會去購買,主要是東西好大家就會去購買的。
餓了么被罰款50萬,這使得許多使用餓了么的用戶非常困惑。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發現餓了么存在虛假誤導消費者消費的行為,并且以虛假的食物價格為虛假手段。
我們經常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看到許多APP發布的廣告,其中就存在著餓了么發布的虛假廣告。廣告中的消費者使用同款APP用很少的金錢就可以吃到很美味的食物,當消費者按耐不住內心的悸動,下載了同款外賣軟件,卻發現根本不像視頻中那樣的價格低廉。這種現象被稱為虛假宣傳,而餓了么卻屢次中招。
如今,外賣市場逐漸出現了飽和的狀態,大部分外賣軟件為了增加軟件用戶量和使用量,特意增加了許多優惠政策。除了軟件官方發布的優惠券之外,許多外賣軟件還會在各大平臺投放廣告。無論是用極低的價格購買到超多商品的虛假廣告,還是餓了么推出的優惠政策,這些都屬于吸引消費者下載APP的手段和方式。
如果消費者下載軟件之后,按照視頻中的步驟,并沒有獲得超低的價格,這就會造成一定的虛假宣傳和虛假價格廣告。餓了么被罰款50萬元,從而影響了公司聲譽,并不利于整家公司的發展。
每一個市場都會出現不同的變化,每一個市場中的企業也會通過合理的渠道和方法獲得競爭力。絕大部分企業利用競爭的手段非常正當,并不會采取虛假宣傳價格和壟斷手段。事實上,行業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便整個行業已經出現了飽和狀態,各家企業更應該提高服務質量,從而達到更大的市場占有率。
通常情況下,每一個行業會因為各種因素產生不合理競爭和行業亂象。這些行為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甚至會導致整個行業出現病態的競爭。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每家企業的監管力度,如果企業出現虛假宣傳和誘導消費者消費的行為,相關部門就應該對這家企業事情非常嚴格的處罰措施。除此之外,整個行業內部應該建立非常有效的行為規范和行業規范,從而保障行業內部的各家企業發展良好。
因為他們涉嫌虛假宣傳,以此來誤導消費者。
工商總局的一項調查顯示,該平臺商品不存在打九折的情況。也就是說,市場監管部門去調查時,他們使用的抵用券和折扣并不匹配。宣傳范圍與消費者的實際使用效果不一致,降價范圍不同,折扣范圍也不同。因此,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了處罰決定。餓了么公司被罰款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20年7月,餓了么還因這樣的虛假宣傳行為被罰款25萬元,并責令改正。
消費者在使用一些軟件或服務時,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權益是否受到了侵害。當我們使用這項服務時,如果發現有虛假宣傳,顯然是欺詐。我們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進行索賠,只有了解法律,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切身權益。
前段時間用的很多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況。在社區團購中,是有全額退款的,所以我們肯定會認為是全額退款,但實際上是部分優惠券,然后是買盡可能多才扣優惠券的行為。但是他居然以全額退款的形式欺騙我們,導致有些人一下子買了很多,卻沒有享受到這種全額退款的待遇,給人的感覺就是被騙了。
畢竟現在的消費者都不傻,消費者眼光敏銳。一旦我們的權益受到侵犯,我們就會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也有呼吁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撥打12315進行投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