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詐騙的方式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必須提高警惕,時刻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也不會有免費的午餐。
一、不隨意泄露身份信息
那種針對性的詐騙發生的開端就是身份信息泄露。不在網上隨意注冊那種要填身份證號的賬號,快遞單和填有各種信息的廢紙妥善處理后再扔,確保信息不會輕易泄露。
二、不著急轉賬
遇到說你銀行卡涉及洗黑錢,家里出事要轉賬這種信息,不要著急轉賬,先確認一下信息,聯系一下銀行和父母,即使是真的也不耽誤你多長時間,若是假的就避免了一大波損失,謹慎最重要。
三、交友要謹慎
與人交往要區別對待,保持應有的理智。對于熟人或朋友介紹的人,要學會聽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對于初相識的朋友,不要輕易掏心窩子,更不能言聽計從、受其擺布利用。對于那些來如風雨,去如微塵的上門客,態度要熱情、處置要小心,盡量不為他們提供單獨行動的時間和空間,以避免給犯罪分子創造作案條件。
四、網購要謹慎
網上商務環境復雜,為財物安全考慮,建議盡量不要到非官方網站訂購機票、火車票等,不要使用來源不明的搶票軟件。需預先付款的購物、購票,一定要特別謹慎,三思而行。
五、其他方面
勤工儉學要當心,遇到收取押金的工作崗位要慎重選擇;在借錢時確認對方身份,最好是視頻通話,面對面溝通會減少詐騙的可能。
在此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防范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謹慎交友,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學之間相互溝通、互相幫助;遇有不明問題,充分依靠組織、老師和同學;自學遵紀守法,不貪占便宜。發現詐騙行為,及時報警。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提高警惕防范詐騙
一、多重驗證
在涉及錢款時,群眾要提高安全意識,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確認對方是否為本人。在不能確定真實身份時,可將到賬時間設定為“2小時到賬”或“24小時到賬”,以預留處理時間。
此外,可以選擇向對方銀行匯款,避免通過微信等社交工具轉賬。這樣做,一方面便于核實對方信息,確認錢款去向;另一方面,對方能通過短信通知得知轉賬信息。
二、保護個人信息
社交平臺的發展加大了保護個人信息的難度,民眾將越多的個人信息暴露在網絡上,致使受騙的概率升高。
為避免騙子借用個人信息實施詐騙,民眾應當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以防止騙子利用AI技術掌握大量個人信息并對人物性格、需求傾向等進行刻畫,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
三、相互提示,共同預防
青年人要及時做好家中老人的宣傳防范工作。提醒、告誡老年人在接到電話、收到短信時,只要是不認識、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以免被誘被騙。
四、拒絕誘惑
民眾應當避免占便宜心理,警惕陌生人提供的好處。
那么,對于這種利用新技術的詐騙,該如何整治?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 提升反詐騙精準度
專家建議:
即時通信、網絡社交等平臺企業應當加強賬戶管理,防止他人盜用用戶賬號及密碼,建立風險提示制度,出現賬號異常登錄等情況時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
利用以大數據分析和智能預警算法為基礎的AI技術進行反網絡詐騙。在工信部等部門的主導下,利用大數據優勢,將相關數據通過反詐騙機制進行共享,進而提高反詐騙的精準度。
建立專門人工智能安全機構,制定人工智能標準,對AI技術進行管理和監督,監督AI技術在不同領域內的應用。
采取措施保證人工智能系統使用的數據被合理限制、管理和控制,以此來保護隱私權,在保護數據安全的情況下,不禁止利用AI技術造福公眾。
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法律系副主任鄭寧:
正如AI技術可以被用于詐騙,也可以被用于反詐騙。利用技術的方式不同,帶來的影響也不同。因此,在面對一項技術時,不僅要關注技術本身,更要關注技術的用途,將技術用于提高生活質量。
這四種“花式”AI詐騙形式要看清!
第一種:轉發微信語音
騙子在盜取微信號后,向該微信號的好友提出轉賬要求。為取得信任,騙子會轉發之前的語音,進而獲得錢款。雖然目前微信語音是不能轉發的,但騙子可以通過提取語音文件或安裝增強版微信(插件),實現語音轉發。
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法律系副主任鄭寧:
對于這種詐騙形式,群眾只需提高警惕,直接電話聯系確認。此外,在要求對方語音回復時可提出具體的要求,比如要求對方提供身份信息、說明轉賬原因等。
第二種:聲音合成
騙子通過騷擾電話等方式,錄音提取某人的聲音,并對素材進行合成,用偽造的聲音實施詐騙。
第三種:AI換臉
視頻通話的可信度明顯高于語音和電話,但利用AI換臉,騙子可以偽裝成任何人。
第四種:通過AI技術篩選受騙人群
通過分析公眾發布在網上的各類信息,騙子會根據所要實施的騙術對人群進行篩選,從而選出目標人群。
例如實施情感詐騙時,可以篩選出經常發布感情信息的人群;實施金融詐騙時,可以篩選出經常搜集投資信息的人群。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