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合同后對方違約怎么辦
簽訂合同后單方面毀約,如果當事人約定了違約金可以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如果沒有約定可以要求對方賠償你的損失,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 違約責任 。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二、可以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 不可抗力 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合同終止的兩種途徑
1 、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
2 、具備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
具備以下條件,不必經對方當事人同意,只需向對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解除合同:
(1) 當事人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 ;
(2) 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 ;
(3) 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另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其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義務的 ;
(4) 另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 ;
(5) 另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 ;
(6)法律規定的其他解除情形。不具備上述條件,一方當事人不能解除合同。
當事人一方行使解除合同的權利,必然引起合同的權利義務的終止,為了防一方當事人因不知道對方已行使合同解除權而仍為履行的行為,從而遭受損害,當事人根據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權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所謂通知到達,因通知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口頭通知的,口頭告知簽訂合同的對方當事人時即為到達 ; 書面通知的,通知送達對方當事人或其指定的人簽收即為到達。對方當事人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后,認為不符合約定的或者法律規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能否解除合同。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未辦理有關手續,合同不能解除。比如,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規定,合營如發生嚴重虧損,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規定的義務,不可抗力等,經合營各方協商同意,報審查批準機關批準,并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可終止合同。如果沒有履行法律規定的批準登記手續,中外合資經營合同不能解除。綜上所述,一方當事人違約后,對方當事人可以采取多種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簽訂合同對方違約的處理辦法有:,1.繼續履行;,2.采取補救措施;,3.賠償損失。違約的一方應當依法賠償受害方相應違約責任;,4.定金責任。受害方可以依法要求返還雙倍定金;,5.違約金責任。違約一方必須賠償相應違約金。,綜合上面所說的,因合同違約而造成另一方受到損失,那么受到損害的一方是有權利提出解除合同的,但在解除合同時也需要說明其自己的理由,只有確定自己有解除權,那么才能實施自己的權利,同時對地違約方還需要承擔起違約的責任。,合同訂立可以采用口頭形式。合同是否能夠成立并生效,主要依靠合同當事人合意的意思表示。法律規定合同訂立方式有口頭形式、書面形式、推定形式三種。,合同的生效要件如下:,1.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簽訂合同是各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3.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不違背公序良俗;,4.當事人可以簽訂附生效條件或者附期限的合同。生效條件成就時,合同生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條 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