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患抑郁癥犯罪是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我國《刑法》規定,只有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才不承擔刑事責任。按照罪刑法定原則,抑郁癥患者并不在上述范圍之內,因此,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十七條 之一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八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有抑郁癥的人法院一般是可以判刑。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并沒有喪失認知能力,責任能力。只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法律客觀:《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 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抑郁癥患者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刑事責任,不過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我國《刑法》第十八條明確規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而抑郁癥是一種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對生活失去興趣、回避他人、精力下降,嚴重的會導致患者對未來感到無望,甚至想要自殺。但正常情況下,抑郁癥患者并不會喪失認知能力和行動控制能力。所以抑郁癥并不是免除刑事責任的疾病,當事人患有抑郁癥而犯罪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就比如這個案例:四川瀘州的夏某,在2017年2月生育之后,常因為照顧小孩、生活起居等問題與丈夫張某等家人產生矛盾,2020年9月經常失眠并且產生輕生念頭,案發當天夏某將小孩掐致暈倒后,暴摔至死。夏某因為患有抑郁癥,案發屬發病期具有限定刑事責任能力,最終被判處故意殺人罪、有期徒刑13年。
同樣本案中的ZM被鑒定為重度抑郁,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人,所以應該承擔刑事責任、不過可以受到較輕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
行為人做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致使輕傷,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行為人故意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應當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或者行為人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應當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因此,本案中ZM實施故意傷害行為致使他人重傷二級,正常情況下應當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體還要看法院會不會適當的減輕處罰。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每個人在學習生活中都可能面對一定的壓力,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發現自己患了抑郁癥,一定要第一時間去尋求專業幫助和治療。千萬不要采用極端的方式報復社會,傷害他人。因為你傷害了別人,自己也要付出代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