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16周歲簽協議有效嗎
未滿16周歲的人簽的合同是否有效,需要視情況而定:
1、8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心智正常的未成年人簽訂的合同:
(1)簽訂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合同內容在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范圍內的(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則簽訂的合同有效;
(2)合同內容超出其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范圍的,經過該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認的,則簽訂的合同有效;法定代理人拒絕追認(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的,則無效。
2、8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未成年人,以及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簽訂的合同,經過法定代理人所追認的,則有效;法定代理人拒絕追認的,則無效。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心智正常的成年人(年滿18周歲);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8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心智正常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或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綜上所訴,對于未滿16周歲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簽的合同,其效力是待定的,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未滿16周歲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合同無效,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與未成年簽合同有效嗎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簽訂的合同按照年齡分為三大類:第一類: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8歲以下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簽訂的合同不論何種情況,皆為無效合同。根據法律規定,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即只有與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簽訂的合同才被法律認可,屬于有效合同。第二類:8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在此階段的未成年人皆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過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過法定代理人追認。如果法定代理人沒有作出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無效。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第三類:16周歲到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與其簽訂合同,該合同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未滿18周歲簽的合同有效嗎
未滿18周歲簽的合同有效是否有效,需要分情況進行討論如下:
1、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簽合同符合法定有效條件就是有效的;
2、八周歲以上十六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簽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認才生效;
3、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簽合同是無效的。法律其他規定等。
合同生效的條件有: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合同是當事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有意識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為,它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當事人必須能夠認識和辨認自己的行為,判斷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即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是合同生效的一個重要構成要件,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產物,是一種當事人之間的合意。這種合意是否產生法律上的效力,取決于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當然要件。合同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時,合同不僅應當符合法律,而且在內容上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4、形式合法。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若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但如果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一方又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合同的書面形式更多的是作為證明合同存在的證據而出現。
綜上所述, 未滿18歲在其民事行為能力范圍內簽訂的合同有效。16周歲以上依靠自己的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簽訂的合同有效,未滿18周歲屬于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法定監護人追認簽訂的合同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相關推薦:
聘用合同制(聘用合同是編制嗎)
諾成合同是實踐合同(諾成合同和實踐合同)
企業之間借款合同樣本(公司之間借款合同范文)
上調再貼現利率(提高再貼現率)
如何約定服務期違約金(服務期在單位的約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