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撤銷是一項使生效的要約歸于無效的重要的單方法律行為,要約一旦被撤銷,已經生效的要約將歸于無效,要約人將不再受要約內容的約束。不同于要約撤回的是,要約撤銷發生于要約生效之后,其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也就是說要約撤銷的通知到達受要約人的期間應是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后,受要約人發出承諾之前。,《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條規定,要約可以撤銷,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要約人以確定承諾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準備工作。,(一)是由具有訂約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約的提出旨在與他人訂立合同,并且喚起相對人的承諾,所以要約人必須是訂立合同一方的當事人。由于要約人欲以訂立某種合同為目的而發出某項要約,因此他應當具有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能力人或依法不能獨立實施某種行為的限制行為能力人發出欲訂立合同的要約,不應產生行為人預期的效果。,(二)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目的。要約人發出要約的目的在于訂立合同,而這種訂約的意圖一定要由要約人通過其發出的要約充分表達出來,才能在受要約人承諾的情況下產生合同。,(三)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約合同的受約人發出。要約人向誰發出要約也就是希望與誰訂立合同,要約原則上是向特定的相對人來說的,但也有向不特定人發出,此時應具有以下兩個條件:,1、必須明確表示其做出的建議是一向要約而不是要約邀請;,2、必須明確承擔向多人發送要約的責任,尤其是要約人發出要約后,必須具有向不特定的相對人做出承諾以后履行合同的能力。,不對,要約既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銷。要約的撤回是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是同時到達受要約人,而要約的撤銷則是要約已經到達了受要約人,要約已經生效了,但受要約人還未做出承諾之前。,《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規定,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第四百七十五條規定,要約可以撤回。要約的撤回適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第四百七十七條規定,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以對話方式作出的,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為受要約人所知道;撤銷要約的意思表示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在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法律分析:承諾的撤回,基本上只適用于書面形式的承諾。對于口頭形式的承諾,一經發出即到達要約人,根本不存在撤回的可能。超過了承諾期發生的承諾,視為新要約,不可以撤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五條 承諾可以撤回。承諾的撤回適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四百八十六條 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或者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時到達要約人的,為新要約;但是,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除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