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
法律主觀:
訴訟時效中止 ,是指在 訴訟時效 進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產生而使權利人無法行使請求權,暫停計算 訴訟時效期間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拒力或其它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中止的條件 (1)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是因法定事由而發生。法定事由: 1、不可抗力。 2、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 代理 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 3、 繼承 開始后未確定 繼承人 或者遺產管理人。 4、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無法行使權利。 (2)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生在最后6個月之前(訴訟時效期間)但持續到最后6個月時尚未消失,則產生中止訴訟時效的效力。 (3)訴訟時效中止之前已經經過的期間與中止時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繼續進行的期間合并計算。而中止的時間過程則不計入時效期間,為此,民法把時效中止視為訴訟時效完成的暫時性阻礙。 我國的訴訟時效中止的效力,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后,時效期間繼續計算。中止前已經進行的時效仍然有效,中止時效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繼續以前計算的訴訟時效至屆滿為止。 (4)中止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最后六個月之前,但持續到最后六個月時仍然存在,則應在最后六個月(注意:這種情況下不能在中止事由發生時,就中止訴訟時效的進行)時中止訴訟時效的進行。
法律客觀:
《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五百九十四條 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四年。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中斷。
中止:客觀因素,外界,如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不可抗力導致,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中斷:主觀因素,人為,如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訴訟時效是中止跟中斷的區別:
主要在于發生是由、發生時間、法律效果等三個方面的不同
一發生的事由不同:前者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后者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
二發生的時間不同:前者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后者在整個訴訟時效過程中。
三法律效果不同:前者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后者重新計算。
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
訴訟時效的終止時間如何確定
訴訟時效終止時間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法定事由而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暫時停止。
一、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期間分為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和特殊訴訟時效期間,普通訴訟時效期間指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的,所有民事法律關系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為3年,特殊訴訟時效期間適用于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民事法律關系。
1.短期訴訟
短期訴訟時效:訴訟時效為1年
①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②出售質量不合格產品未聲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2.長期訴訟
訴訟時效期間就為3-20年。訴訟時效為4年的是,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的。3.絕對時效
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絕對時效期間)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一條 下列事項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一)申請支付令;
(二)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三)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
(四)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五)申請強制執行;
(六)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七)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八)其他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九十四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
法律分析:訴訟時效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 個月,因法定事由而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暫時停止,待中止時效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再繼續計算的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第一百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相關推薦:
債務可以轉移給朋友嗎(個人債務可以轉讓嗎)
行政拘留有犯罪記(行政拘留算不算犯罪記錄)
夫妻債務聲明書怎么寫(離婚債務一方承擔怎么寫才有效)
行政復議可以申請幾次(行政復議可以進行二次嗎)
夫妻婚前債務怎么處理(丈夫婚前個人債務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