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簽字的協議有效嗎
法律主觀:
雙方簽字是協議有效的前提,但雙方簽字的協議未必都是有效的。
我國《合同法》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這里所謂的“依法成立”就包含了雙方簽字的內容,如果雙方連名字都沒有簽署,合同沒有“成立”,自然不存在效力之說,所以雙方簽字是協議有效的前提。
我國《合同法》規定,以下合同即使雙方簽字也沒有法律效力,這就是“雙方簽字的協議未必都有效”的法律原因: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八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簽合同雙方只簽字算有效嗎?
有效。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分析
有效合同必須具備以下要件,首先,訂立合同的主體必須具有相關法律規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其次是意思表示真實。再次,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因此你所說的情形,只要符合上述條件,雙方簽字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若屬于特殊類型的合同,如實踐合同,借款合同。在雙方當事人簽字之后,只能代表合同成立,但實際生效還需要出借人交付了出借的錢給借款人了之后,那么合同才會生效。因此,也不能完全肯定的說,雙方當事人都簽字的合同就一定能生效,一般來說,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起就發生法律效力,但是,有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規定,某些種類的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才能生效。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訂立合同后,這個合同就不能馬上生效,當事人必須按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規定,到有關的部門去履行批準或者登記等手續,合同經過了批準或者辦理了登記后,才能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才能得到法律的認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雙方簽字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雙方簽字的協議在符合以下條件下有法律效力:
1、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1)自然人作為合同當事人,必須具備規定的民事行為能力;
(2)作為合同主體的法人、非法人組織,行為能力是不同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只有在登記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濟活動,才具有法律效力,法人、非法人組織只有在經營范圍內簽訂的合同,才受法律保護;
2、意思表示真實:
(1)一切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
(2)如果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或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的行為,或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行為,都將導致合同不發生法律效力;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相關推薦:
民事委托代理合同(什么是委托代理合同)
沒收財產的判決由誰執行(沒收財產的執行機構及處罰機構)
民事證據免責事由(民事訴訟法證據規定)
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保證債務的期限與訴訟時效的界定)
在中介公司買房交了定金,不想買了定金能退嗎(買房交了定金不想要了中介費能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