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審核合同一定要把握的五大要點!
財務通常被要求參與合同簽署的審核,即在合同審批流程中加入財務會簽環節。但與企業法務部門的全面性審核不同,財務審核側重于對合同中涉財條款的審查與核對,具體來講需要關注以下五大要點。
01對合同金額的審核
主要關注合同金額是否匹配相應的資源項目,并控制在相應的項目額度內,超出部分是否執行了相應的審批程序;
合同正文中的金額信息計算是否準確,是否與合同附件資料一致,大小寫金額是否相同;對于框架合同要留意框架合同金額是否合理,是否設置金額上限等。
02對結算條款的審核
主要關注合同結算條款是否符合企業信用管理規定,特別是對于預付款項、付款進度、驗收款的管理要求,比如有企業規定對于設備類、物資類采購原則上不進行預付款,并按執行進度分批次支付貨款,具體支付比例依據合作商信用等級確定。確有特殊情況需要支付預付款項的,應經過管理層特殊審批后方可進行。
合同結算方式(如銀行轉賬、銀行票據、現金交易等)是否符合企業相關規定。如企業明確規定應采用銀行轉賬等電子結算方式的,不得規定通過現金方式進行結算。
除總分公司、委托第三方收款等情形外,合同正文中涉及的收款方的賬戶名稱應與合同簽訂方的名稱一致。
03對涉稅事項的審核
主要關注合同中約定的稅負承擔、發票開具等條款是否符合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的要求。合同中明確約定發票類型的,發票類型需與合同業務內容、業務性質保持一致,審核時應結合以合作對方機構所在地、勞務發生地、業務內容為標準進行判定;對于涉及增值稅業務的票據,應標明開具增值稅專票或者普通發票,以及包含的稅率;
合同中未明確約定發票類型的,應通過“乙方須提供符合稅法規定、以甲方財務要求的正規稅務發票”等模糊方式進行。
最后,要特別注意行政事業收據的使用范圍。企業與行政事業單位合作的業務事項,合作內容是行政事業單位職責范圍內的業務,則對方可以提供行政事業單位專用收據報賬;
合作內容為超出政府行政事業單位職責范圍的廣告、宣傳、培訓等經營性業務,則對方應提供符合稅法要求的正規稅控發票。
04對特殊事項的審核
對租賃類合同,需判斷租賃形式是否符合企業資產管理規范,比如某些企業規定未經批準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融資性租賃;對于涉及企業市場競爭的核心設備,不得采用租賃的方式獲得資產;對經營性租賃方式在經濟上應具備可行性。
關聯交易類合同應審核是否涉及關聯交易,關聯交易的額度是否符合企業規定;屬于關聯交易的,合同金額是否在年度剩余關聯交易額度以內。
捐贈、贊助類合同應重點審核交易的涉稅事項。按照企業所得稅扣除要求,非廣告性贊助支出、非公益性捐贈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進行扣除。
涉及押金或保證金條款的合同,應審核押金或保證金收據的開具方式。
05對印花稅的處理
除以上審核內容以外,企業合同財務審核人員一般還負責合同印花稅的計算工作。根據合同業務性質、合同類型,選擇相應的印花稅稅目。對于一些特殊項目,還需要出具審核意見,比如對于租賃合同,在合同審批意見中加入“經審核,該合同為經營租賃合同”等。
文章
合同審查有哪些注意事項
摘要:合同是約定雙方當事人民事權利和義務的憑證,一定要認真擬定,并且還需要進行合同審查,確保合同合法規范,能夠起到強有力的約束作用,那么合同審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需要大家確認合同的合法性、操作性、邏輯性和全面性,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障雙方的權益,約束雙方的行為。合同審查有哪些注意事項
1、合同的合法性,需要窮盡相關法律規定,包括但不限于民法通則、合同法、所審合同所屬監管部門所出的規章制度、資質,注意一定是最新的條款;同時查找最高院發布的案例是否與我們所遇到的問題相關,是否有導致合同無效的條款。
2、合同的操作性,視合同的復雜程度,分別采取電話溝通、當面座談與盡職調查的方式;這樣可以了解當事人的目的,進行一些商業風險的把控;
3、合同的邏輯性,條款前后呼應,防止條款重復,權利義務混同,明確雙方責任人;
4、合同的全面性,設立正常履行的條款、預設退出機制、問題的提前預判。
合同審查的十大要點
1、審查合同主體
要看有無付款能力,有無獨立承擔經濟責任能力。
2、審查買賣標的貨物的基本情況
要重點審查是否寫清產品全稱,寫清牌號、商標,寫清、寫全規格、型號、寫清生產廠家。
3、審查標的物的數量和計量方法
要寫清隨機備品數量,并將上述用品的供應辦法、時間也寫清楚。
4、審查標的物的技術標準(含質量要求)
要注意審查時質量標準,是國家標準呢?還是行業標準?亦或企業標準?成套產品的,不但要寫清主件的質量標準,還要寫清附件的質量標準。
5、審查標的物的包裝方式和包裝要求
要注意看是否寫清包裝物、包裝標準、包裝標簽的內容等。對包裝物的供應、回收,費用負擔也要寫清楚,以免出現糾紛。對包裝不善引起貨物損壞的責任約定是否清楚等。
6、產品價格及支付期限、地點和方式及交貨的期限、地點和方式
要看是否寫清單價,寫清幣種,看是否寫清交貨地點和方式,代辦托運時間及是否寫清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等。
7、審查合同中是否約定驗收或者檢驗的標準、方式、日期
要看是否明確規定貨物的驗收辦法,事關供需雙方預期的經濟效益與合作成功與否的大局,也是易發生質量糾紛的地方,必須注意明確訂明。
8、審查是否約定結算方式
要注意審查是否寫清結算的具體方式,寫明結算期限。若是分期付款,還要審查是否寫清每次付款的日期和確切數額。
9、審查違約責任及解決合同爭議的方法
把對方每項義務不履行的違約責任都分別寫清,以鉗制對方,使其正確、全面履行合同義務。要審查是否寫清解決糾紛的方式,是仲裁、還是訴訟及確定糾紛的管轄地等。
10、審查合同落款、署名、蓋章等方面
一定要注意這一細節,要蓋公章,有些單位的合同專用章是經過備案的也可以,但這難于判斷。簽字的一定要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持明確授權書的代理人,但相對方要把該授權書留件備查。
合同審查的一般流程
一、形式審查
1、將合同文件本身分為三部分:開頭、正文、簽署部分。形式審查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備這三部分,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常見的錯誤有:當事人名稱不一致、不完全、錯誤或矛盾,合同名稱與實質內容不符、時間簽署前后不一樣,地址、法定代表人錯誤等。
2、形式審查還要看是否附有對方營業執照、其他證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委托書等相關材料,看相關文件之間內容是否有矛盾之處。
二、實質審查
主要是對合同正文的審查,這是合同最關鍵的內容,包括:
1、合同條款是否完備、合法;
2、合同內容是否公平,是否嚴重損害集團公司利益;
3、條款內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遺漏或嚴重隱患、陷阱。
三、溝通、參照與找法
1、溝通:指的是與合同經辦人、起草人甚至對方進行溝通,就合同談判、協商及合同目的等內容進行交流,合同條款中不清楚或者含糊的條款,也需要他們作出明確的解釋和說明。
2、參照:找到與所審合同相關的國家合同示范文本、行業推薦的示范合同文本、企業的合同范本等,對照在條款和內容上有何重大差別,分析或者詢問原因。
3、找法:也就是尋找法律依據。在合同審查中,一定要對照合同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來判斷送審的合同內容是否合法、合理、可行,要不要修改、應當怎樣修改,需要尋找肯定或者否定的法律依據、司法實踐依據和經濟依據。
財務人員審核合同應該注意哪些要點
1、合同金額。確認合同金額是否與相應的項目匹配,合同金額控制在相應的項目額度內,并確認超出部分是否執行了相應的審批程序。審查合同正文中的金額計算是否準確,是否與合同附件資料保持一致,金額的大小寫是否相同。如所簽合同為框架合同,應留意合同所約定的金額是否合理。
2、結算條款。確定合同結算條款是否符合企業信用管理規定,同時符合預付款項、付款進度、驗收款的管理要求。如某些企業對于設備和物資類采購不采用預付款方式,而是按照合同執行進度分批次支付貨款,具體支付比例需依照供應商信用等級進行確定。如有需要支付預付款的特殊情況,則要求通過特殊審核。確認合同結算方式(銀行轉賬、銀行票據、現金支付等),是否符合企業相關規定。
3、涉稅事項。確認合同中約定的稅負承擔、發票開具等條款是否符合國家稅收法律規定的要求。確認合同中所約定的發票類型,是否與合同業務內容及業務性質保持一致。財務在審核過程中應以合作方機構所在地、勞務發生地及業務內容為判定標準。涉及增值稅業務的票據,應標明開具增值稅專票或普通發票。未明確約定發票類型的,應注明乙方須提供符合稅法規定與甲方財務要求的正規稅務發票”。
4、特殊事項。如所簽合同為租賃合同,需判斷其租賃形式是否符合企業資產管理范圍。如某些企業規定未經批準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融資性租賃,而涉及企業市場競爭的核心設備則不得采用租賃方式獲得資產。如所簽合同為關聯交易類合同,財務應審核其是否涉及關聯交易,其交易額度是否符合企業規定,以及合同金額是否在年度剩余關聯交易額度之內。如所簽合同為捐贈和贊助類合同,財務應審核其交易的涉稅事項是否符合企業所得稅扣除要求,非廣告性贊助支出及非公益性捐贈將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進行扣除。如所簽訂合同涉及押金或保證金條款,財務應審核其押金或保證金收據的開具方式。
相關推薦:
合同成立的時間如何確定(合同成立時間的確定辦法是怎樣的)
涉外行政訴訟如何送達(行政案件傳喚送達方式)
最新行政復議法全文(我想要行政復議法全文 謝謝~)
什么是行政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是什么有哪些內容)
保密協議范本是怎樣的(保密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