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產贈與公正直系親屬贈與如何辦理 直系親屬間的房產過戶需要辦理 公證 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 北京 市房產贈與的是否需要公證的相關內容。 房產贈與究竟是否需要公證?對這個問題關心的朋友不在少數,下面小編統一為大家解答。 所謂房產贈與,是指一方(贈與人)自愿把自己所有的房屋無償贈與他人(受贈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為。房屋贈與的雙方當事人應該簽訂書面合同。 房產送給直系親屬無需再辦贈與公證 15年1月起,北京市實施了簡化房產贈與環節手續的政策,在直系親屬間的房產贈與程序上做了簡化。特別是在提交材料的時候,過去的贈與公證變成了親屬關系公證,這讓很多朋友省去了一筆不小的公證費用。 一般來講,非親屬間的房產贈與情況比較少見,辦理房產贈與的一般是親屬的關系,直系親屬最為常見,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房屋贈與情況居多。這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了解,畢竟在中國,父母們還是很照顧子女的,為了子女的 結婚 或者是老人們為了避免日后引發財產的繼承糾紛。 贈與雖然是無償的財產轉讓,但是根據法律規定,這類的贈與還是需要交納 契稅 、 印花稅 等稅費(夫妻婚姻關系內相互贈與除外),其中契稅根據不同情況稅率不同,最低為1%。 新政策出臺前,當事人辦理房產過戶時需要提交贈與公證書或接受贈與公證書。而辦理這項贈與公證要根據實際受益額,也就是房價,按階梯比例收取一定的公證費用,這對北京動輒數百萬的房價著實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但是,隨著新政策的實施,改贈與公證為親屬關系公證,后者的公證費僅為每件80元。 舉個例子來說,順義 城區 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按9855元每平方米的指導價計算,辦理贈與公證大概需要花費8000元,而親屬關系公證只需80元,僅這一項開支就為當事人節省了7000多元。 另外,辦理親屬關系公證時,當事人需提交 居民身份證 和 戶口 簿、所在單位或 戶口所在地 公安部門出具的有關當事人親屬關系證明,必要時還需提供婚姻狀況證明等材料。 房產贈與是很多人會經歷的過程,無論怎樣,掌握以上內容還是很有必要的。
法律客觀:實踐中,房產贈與公證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證明房產贈與人單方制定的贈與書的真實、合法;另一種是證明贈與雙方達成協議的真實、合法。且第一種方式居多,其理由是:贈與是實踐性法律行為,受贈人接受、利用房產的行為即視為接受贈與,房產贈與合同就成立,而無須再做其他意思表示,故房產贈與公證只要證明房產贈與人單方制成的贈與書真實、合法即可。但是,我們認為:1、贈與是一種合同,是一方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愿將自己所有的財產無償地給予對方當事人所有,對方當事人也表示接受的法律行為。給予財產的一方叫贈與人,接受財產的一方叫受贈人。贈與是雙方法律行為。同時也是實踐性法律行為,也就是說,贈與除了贈與人有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給予他人所有的意思表示,他人有同意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外,還要交付實物才能成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贈與中,第一步是贈與關系,第二步才是實物交付,贈與人表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這一意思表示是首要的,是前提條件,只有在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進行實物交付,否則,無贈與人、受贈人的意思表示,或僅有贈與人的贈與表示而無受贈人接受贈與的表示,贈與人要將自己所有的財產交付給受贈人也就無從談起。一言以蔽之,贈與的雙方法律行為特征相對其實踐性法律行為特征來說是前提、是基礎,決定辦理房產贈與公證方式的因素,是贈與的雙方法律行為特征而不是實踐性法律行為特征。2、根據我國《契稅暫行條例》第3條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贈與人雖未把房屋實際交付受贈人使用、營業,但有贈與協議,并辦理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手續的,應當認為房屋產權已經轉移,贈與已經成立,這就說明,在其他條件合乎規定的情況下,房屋交付與否,并不影響贈與行為的成立,換句話說,贈與的實踐性法律行為特征對于房產贈與行為成立與否并不起決定作用。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8條規定,房產贈與行為的成立,一般情況下,以根據書面贈與合同辦理過戶手續為準;特殊情況下,沒有辦理過戶手續的,也應有書面贈與合同,并實際交付房屋,贈與方算成立。據此,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書面贈與合同是房產贈與成立的必要條件之一。與此相適應,公證處在辦理房產贈與公證時應采取證明贈與合同的真實、合法的方式。4、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房產贈與公證采取證明房產贈與人單方制成的贈與書的真實、合法的公證方式,而不管受贈人有無接受贈與的表示,那么,在房產受贈人不同意接受贈與的情況下,原來的贈與公證也就沒有必要,贈與公證書也就失去實際意義。
法律分析:1、贈與房產辦理過戶贈與人要辦理《贈與公證書》,而受贈人也要辦理《接受贈與公證書》,或者是雙方共同辦理《贈與合同公證書》,只有取得公證過的贈與證明才能辦理房產過戶。
2、繼承房產辦理過戶通過繼承取得房產應當先到公證部門辦理《繼承權公證書》,繼承人在辦理房產過戶時,除了提供相應的材料外,繼承權公證書不能缺少。
3、作為遺產分割的房產辦理過戶首先遺囑要經過公證并且在遺囑生效后,法定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在根據遺囑內容分割遺產時,對于協商簽訂遺產分割協議也需要經過公證,然后才能辦理遺產過戶手續。
4、涉外和港澳臺的過戶房產如果該房產是涉外或港澳臺的,買賣協議也必須經公證部門公證后,才能到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六百五十九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第六百六十條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
依據前款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百六十三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