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轉讓需要債權人同意嗎?
債務轉讓需要債權人同意,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條 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務轉移怎么操作
債務轉移的方法:
1、由借款人協調保證人出具其同意債務轉讓,并同意在債務轉讓后繼續承擔保證責任的書面意見;
2、如果保證人不同意債務轉讓的,銀行則可以視實際情況需要,決定是否讓借款人另行提供保證人或者另行提供擔保物,其不能提供新的擔保的,銀行可以不同意借款人轉讓債務;
3、在取得保證人同意繼續承擔保證責任的書面意見后,銀行再給借款人出具許可其轉讓債務給第三人的書面意見。
債務轉移,又稱“債務承擔”。是指債務在不同主體之間的轉移。債務轉移不僅必須由原債務人和新債務人達成協議,而且必須經原債權人同意。
債務轉移的方式有:
1、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權人同意的;
2、第三人與債權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務人同意;
3、第三人、債務人及債權人三
標題:債務轉讓通知書;
內容:先寫公司名稱,然后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以及我公司與另一方名稱達成的債務轉讓協議,現將我公司對貴司的所有債務,依法轉讓給其他人名稱,與此轉讓債務相關的其他權利也一并轉讓。請貴公司自接到該債務轉讓通知書后可向其他人強求其履行全部義務。本債務轉讓通知未經債權受讓人書面同意不得撤銷。最后是公司的蓋章以及法定代表人的簽字以及簽訂日期。方共同達成債務轉讓協議。
一、債務轉移和債務承擔的區別
首先,在債務轉移的情況下,債務人和債權人將與第三人達成轉讓債務的協議,且該協議必須取得債權人的同意,否則債務轉移不生效。而并存的債務承擔是第三人單方表示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并沒有和債權人或債務人達成轉讓債務的協議。
其次,在債務轉移的情況下,債務人已經與債權人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將發生消滅,債務人將退出該債務關系,第三人成為債的關系的當事人。而并存的債務承擔第三人僅是履行主體而不是債的主體,債務人并不退出債的關系。
二、并存的債務承擔的法律特征
并存的債務承擔發生條件是第三人自愿代替債務人履行債務,且債權人同意接受第三人債務的履行,債權人的同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其法律特征是債務人并不脫離原合同關系,第三人是加入到原合同關系之中。并存的債務承擔的法律后果是債務人和第三人形成連帶債務關系,共同向債權人承擔義務。在司法實務中,經常會遇到承諾或計劃書表述不明確的情形,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其具備何種法律特征。如果出具的是還款保證書,則是保證擔保關系;如果出具的是三方協議書,或者債務人與第三人雙方的協議書,協議書中有債務轉讓的意思表示,債權人也表示同意,則會構成債務轉移的法律關系;如果僅是第三人單方的代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沒有債務轉讓的表述,也沒有擔保的意思表示,則會構成并存的債務承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三條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原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新債務人不得向債權人主張抵銷。
第五百四十六條債權人轉讓債權,未通知債務人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轉讓的通知不得撤銷,但是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五十一條債務人將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債權人未作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債務的承擔是否需要通知債務人
債務承擔需要通知債權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債務人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未經債權人同意或債權人不同意轉讓的,不得轉讓債務。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作出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條
債務人將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債權人未作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三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原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新債務人不得向債權人主張抵銷。
相關推薦:
國外辦理離婚(夫妻一方在國外怎么辦理離婚)
下雨漏水賠償(施工期間下雨露濕房子頂怎樣陪賠償)
家暴怎么立案(家暴怎么立案)
病例刑事證據(醫療事故醫生拿出證據有哪些)
涉外協議離婚(涉外協議離婚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