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只約定了一方責任
法律主觀:
合同違約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包括賠償損失、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違約金責任、定金責任等。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 不履行合同義務 或者 履行合同義務 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五百八十二條規定,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 承擔違約責任 。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
合同只規定乙方違約責任
我們簽訂的合同一般都是雙務合同,合同雙方的當事人都具有履行義務,都需要平等對待給付。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合同只約定乙方承擔違約責任,沒有約定甲方責任,屬于顯失公平的情形,乙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撤銷合同,合同被撤銷后無效。那么合同僅約定乙方的違約責任是違法的嗎?以下由為您一一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合同僅約定乙方的違約責任是違法的嗎 1、合同中,如果僅約定乙方承擔違約責任的,沒有約定甲方承擔違約責任,屬于顯失公平的合同,該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乙方可以申請撤銷合同。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條 【顯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二、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要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 2、當事人的違約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是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3、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都應賠償。三、合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有哪些 1、過錯責任,過錯責任是指由于當事人主觀上的故意或者過失而引起的違約責任。在發生違約事實的情況下,只有當事人有過錯,才能承擔違約責任,否則,將不承擔違約責任。 2、無過錯責任,這一原則是指凡違反合同的行為,除了免責的外,都必須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3、賠償實際損失,所謂實際損失,是指違約方因自己的違約行為而在事實上給對方造成的經濟損失。 4、全面履行,這里所說的全面履行,是指違約方承擔經濟責任(如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金)后仍應按合同要求全面履行。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合同僅約定乙方的違約責任是違法的嗎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通過上述分析知道,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合同只約定乙方承擔違約責任,沒有約定甲方責任,屬于顯失公平的情形,乙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撤銷合同,合同被撤銷后無效。大家如果還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上咨詢平臺,在線律師會為大家進行專業的解答。
違約責任只約定一方合理嗎
是否可以進約定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是可以約定的,但違約責任不能只約定一方承擔,而是要約定由違約方承擔。
合同中只約定一方違約責任是否有效:
答案是有效。
二、合同違約責任構成
第一,行為,也就是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系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著合同關系。如果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不發生違約行為。
第二,過錯,即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也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
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第三,損害事實,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
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第四,因果關系大道的,即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法律依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規定,無效合同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訂立合同的民事主體不合格,即訂立合同的當事人不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或民事行為能力;
(二)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三)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
(四)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五)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
相關推薦:
父母的房產和存款被大哥侵占 怎么辦(子女侵吞老人財產該怎么辦)
提前退租,水電費可以用押金抵扣嗎(提前搬走押金抵水電費可以嗎)
買賣合同賠償(買賣合同違約賠償金計算依據)
債務立案上訴(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什么)
找律師一般需要先交錢嗎(找律師一般需要先交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