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合同無效不適用訴訟時效。訴訟時效的適用僅限于請求權,請求權的基本特征是權利的實現需要相對人為一定的行為,而對于無效合同的確認來說,無論是司法機關依職權確認無效還是當事人請求確認無效,都不符合請求權的這一基本特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一、確認合同無效有沒有訴訟時效限制
確認合同無效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第一,提起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應屬確認之訴,而不屬于訴訟時效的客體范圍。
第二,無效合同的確認是一種事實確認,合同當事人或法院在任何時候都可提出,時間的經過不能改變合同無效的法律性質。
第三,對無效合同的確認適用訴訟時效,不符合訴訟時效制度設立的目的。
最后,無效合同的確認不適用訴訟時效,并不會必然影響交易安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第四百六十五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二、對方不履行合同怎么辦
如果合同簽訂生效后,在履行期屆滿以前,一方明示不履行合同或者以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的,為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同時,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所以,對于預期違約,你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是合同簽訂生效后,一方當事人在履行期屆滿之后,仍不履行合同的,構成事實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或者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三、履行合同的原則
合同履行的原則 ,是指法律規定的所有種類合同的當事人在履行合同的整個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一般準則。根據中國合同立法及司法實踐, 合同的履行 除應遵守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則外,還應遵循以下合同履行的特有原則,即適當履行原則、協作履行原則、經濟合理原則和情勢變更原則。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確認合同無效作為確認之訴,在司法活動中確認合同無效沒有訴訟時效限制,它不屬于訴訟時效的客體范圍,因此這并不影響訴訟時效。
《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