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欠條但微信上說不用還了
1、根據法律規定及已有的司法實務判例:債務免除是單方法律行為、無因行為,根據債權人的意思表示即可產生債務消滅的法律效果,無論其債務免除的原因是否成立,均不影響免除的效力。 2、網友的咨詢案例中,他已經主動做出了單方的免除債務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該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事后也不能以當時雙方談及以往的友好感情等是基于特定情境做出的承諾而否認自己的意思表示。況且,他說了“這錢你不用還了,先把眼下的事情解決好,剩下的慢慢說。”對方表示“兄弟,謝謝你!”。 從法律上來說,網友的這種表示沒有附任何條件和期限,且在其作出明確表示后,對方也沒有拒絕, 則網友的承諾意思表示對兩人都有效。 3、網友后面表示“等你以后掙了大錢在多還點給我。”是一種假設,并未設定權利、義務和期限,對方即使表示同意“那肯定的”,也未重新在雙方之間建立債權債務關系,不構成對方的單方允諾。
〖結論〗 網友的單方意思表示對兩人都合法有效,屬于放棄債權的承諾,不能再向對方主張借款了〖律師提醒〗 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將“手機短信、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絡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確立為電子數據,可以作為證據提交。 手機微信上的聊天不再只是隨便聊聊天而已,聊天記錄成為民事法律行為和打官司的正式證據。 所以,大家在網上聊天時應當謹言慎行,不能因為是微信聊天就放松警惕,特別是雙方聊到感情的時候,隨便一句可以構成單方法律行為的話足以產生設立或者解除權利義務的法律效果,就像本案例中,網友一句話自己的借款就放棄了,無法再主張還款了。 注意:債務人明確拒絕, 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拒絕 的,那么債權就可以不消滅, 債權人還能繼續要賬。 對債務人來說,當債權人做出放棄債權的意思表示后, 只要你不說話,合理期限過去了,那就可以解釋為債務徹底地被免除和消滅了。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 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五條規定,債權人免除債務人債務的,債權債務視為終止。
民法典關于債務免除的規定
法律主觀:
債務免除的方法為:,(一)免除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以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把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內心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達于外部的行為)為之。,向第三人為免除的意思表示,不發生免除的法律效力。免除的意思表示構成法律行為。因此,民法關于法律行為的規定適用于免除。免除得由債權人的代理為之,也可以附條件或期限。,(二)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免除為單獨行為,自向債務人或其代理人表示后,即產生債務消滅的效果。因此,一旦債權人作出免除的意思表示,即不得撤回。,《民法典》第五百二十條【連帶債務涉他效力】部分連帶債務人履行、抵銷債務或者提存標的物的,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在相應范圍內消滅;該債務人可以依據前條規定向其他債務人追償。,部分連帶債務人的債務被債權人免除的,在該連帶債務人應當承擔的份額范圍內,其他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消滅。,部分連帶債務人的債務與債權人的債權同歸于一人的,在扣除該債務人應當承擔的份額后,債權人對其他債務人的債權繼續存在。,債權人對部分連帶債務人的給付受領遲延的,對其他連帶債務人發生效力。,第五百七十五條【債務免除】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債務的,債權債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但是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拒絕的除外。,免除為放棄債權的行為,向債務人或者債務人的代理人表示后,即產生債務消滅的法律后果,因此,債權人作出免除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免除行為產生以下法律后果:,(一)權人免除部分債務的,債務部分消滅,免除全部債務的,債務全部消滅。免除全部債務的,全部債務不必再履行,合同因此終止。在債務被全部免除的情況下,有債權證書的,債務人可以請求返還。,(二)免除消滅債權和債權的從權利。免除了對方債務,也等于放棄了自己的債權,債權消滅,從權利也隨之消滅。,債務的免除不得損害第三人利益。比如,在融資租賃合同中,出租人(也即買受人)兔除出賣人的交付義務,承租人的利益將受到損害,因此,不得免除出賣人的義務。,(一)債務免除的性質免除是契約,1、債的關系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特定的法律關系,不能僅依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成立。,2、債權人免除債務人的債務是一種恩惠,而恩惠不能濫施于人。,3、債權人免除債務可能有其他動機和目的,為防止債權人濫用免除權損害債務人利益,免除應經債務人同意。免除是債(二)權人拋棄債權的單方行為:,1、免除使債務人享受利益,因此沒有必要征得同意。,2、如果免除一定要債務人同意,債務人不同意的,等于限制了債權人對權利的處分。從本條規定看,我國民法典規定的免除是單方的法律行為。但合同法也并不排除債權人與債務人訂立免除協議,免除債務人的義務。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五條
免除債務能引起法律關系變動嗎
免除債務會產生以下法律效力以及影響: 1、免除債務的定義 免除債務是指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債務的,合同的權利義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 2、債務免除后,債務會發生絕對消滅的效力 (1)因使債務消滅的結果,債務的從債務如利息債務、擔保債務等,也同時歸于消滅。 (2)債務全部免除的,債務全部消滅;債務一部分免除的,則僅該免除部分消滅。 (3)債權人向連帶債務人中的一人免除債務,而無消滅全部債務的意思表示的,除該債務人應分擔的部分外,其他債務人仍不免除其責任。 (4)主債務免除的,保證債務隨之消滅;反之,保證債務免除的,主債務并不消滅。 (5)在債務被全部免除的情況下,有債權證書的,債務人可以請求返還債權證書。 免除債務是債權人的權利,但債務的免除不得有害第三人的權利。如已就債權設定質權的債權人,不得免除其債務人的債務,而以之對抗質權人。 3、免除債務的法律后果 (1)免除使債務消滅、債權人免除部分債務的,債務部分消滅;免除全部債務的,債務全部消滅。 比如,債務人乙欠債權人甲100萬元貨款,甲通知乙只要償還80萬元,免除了20萬元債務。 債權人免除部分債務的,免除的部分不必再履行,但尚未免除的部分仍要履行。債權人免除全部債務。比如,服裝加工部向服裝定作人表明不收取服裝加工費、免除全部債務的,債務人不必再履行全部債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在債務被全部免除的情況下,有債權證書的,債務人可以請求返還。 (2)免除消滅債權和債權的從權利,免除了對方債務,也等于放棄了自己的債權,債權消滅,從屬于債權的擔保權利、利息權利、違約金請求等也隨之消滅。 比如,甲免除了乙的債務,為乙提供履行擔保的丙的保證責任消失了存在基礎,保證責任必然與債務一同消滅。但是,免除擔保債務的,不影響被擔保債務的存在。比如甲免除了丙的擔保義務,不等于免除了乙的債務,乙仍然要履行債務。 (3)債務的免除不得損害第三人利益。比如,債權人甲將其對于債務人乙的債權質押給了丙,如果甲免除乙的債務,丙對甲享有的質權也不復存在了,這有損丙的利益。因此,對于已就債權設定擔保權益的債權人,不得免除債務人的債務,而以此對抗擔保權人。 所以,當債權人免除債務人債務時,會發生相應的法律效力。被免除的債務會產生歸于消滅的效果。當債權人免除債務人債務時,債務人無需再向債權人返還免除部分的債務,若剩余還有部分債務,債務人仍然需要履行未免除的部分債務。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債權債務終止: (一)債務已經履行; (二)債務相互抵銷; (三)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 (四)債權人免除債務; (五)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 (六)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該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終止。 第五百五十八條 債權債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等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舊物回收等義務。 第五百五十九條 債權債務終止時,債權的從權利同時消滅,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五百七十五條 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債務的,債權債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但是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拒絕的除外。
相關推薦:
汽車租賃合同樣本(公司與個人汽車租賃協議書精選5篇)
行政復議后可提訴訟嗎(復議之后還能訴訟嗎)
債務可以轉移給朋友嗎(個人債務可以轉讓嗎)
行政拘留有犯罪記(行政拘留算不算犯罪記錄)
夫妻債務聲明書怎么寫(離婚債務一方承擔怎么寫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