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語言暴力的侵權責任怎么承擔?
網絡語言暴力的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有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處在此種狀態中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法院要求侵權人予以消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二、面對網絡暴力如何維權?
1、收集證據線索。
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2、向相關部門報案。
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可以介入調查。
3、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
個人信息泄漏后,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賬號,甚至還可能騙身邊的親朋好友。所以一旦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親朋好友,要他們倍加防范,以免上當受騙。
4、委托律師維權。
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么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么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是在消費過程中泄露,還可依據《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現行《民法典》等法律規范之中規定了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并且規定這些方式可以單獨、或者是合并適用。在網絡語言暴力事件發生之后,受害者可以結合實際情形,要求對施加網路暴力者選擇合適的方式賠償自己的損失,若對方拒不承擔侵權責任,受害者可以起訴。
一、經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網絡維權投訴哪個部門
1、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遭受網絡侵權行為侵害的,受害人可以向工業信息化部門投訴,也可以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投訴的。
2、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 【網絡侵權責任】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網絡侵權如何界定
1、侵權行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人身或財產權利,并造成損害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行為。由此可見,在傳統國際私法中,侵權一般只包括侵犯人身權,如侵犯隱私權、名譽權,以及侵犯財產權,如侵犯他人的所有權;而并不包括侵犯知識產權,因為知識產權被認為是一類特殊的權利,它不僅包含人身權也包含財產權,因此它往往被作為專門的一類研究對象單獨列出,而不將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歸為一般的侵權行為之中。
2、網絡中侵權行為的范圍有別于傳統國際私法中侵權行為的范圍。它主要是指侵犯人身權,包括侵犯肖像權、名譽權與隱私權,以及侵犯知識產權,這里的知識產權以著作權和商標權為主,而單獨侵犯財產權的行為,在網絡侵權的案例中幾乎無法找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