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說明題。 材料一:古代歷史上,不同文明之間的互相交流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材料一:經過張騫等所開辟的這條通商道路傳來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漢武帝所喜愛的大宛馬自不必說,還有地毯,毛織物、寶石、金銀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國產的絲織品瓷器,漆器等也都傳到了西方。 |
——摘自絲博網 |
(1) 材料一中的“這條通商道路”后來被稱做什么?根據 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開辟有什么積極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材料一中的“這條通商道路”的路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
——摘自《魏書》 |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的一種形式,材料二中的“詔”是誰下達的?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國哲學家培根對印刷術 、指南針和火藥傳入歐洲曾經這樣評價“它們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簡述指南針傳入歐洲帶來的重大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想解放貫穿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過程。(共計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古代希臘、羅馬文明之后,基督教會對西方世界進行了長達千年的思想統治,使人們的個人意識受到極大的壓制。為此,不同國家、不同領城的杰出人士不顧教會勢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誤解,在歐洲掀起了三次影響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 材料二 在路德看來,人必須信仰上帝,也必須過宗教生活,這樣靈魂才能獲救升入天堂。但這一切并不需要通過教會這個中介,也不需要借助教會那些奢侈而繁雜的宗教儀式,因為人可以“因信得救”,即只要自己虔誠地信仰上帝,誦讀《圣經》,就可以與上帝直接溝通,使靈魂得救。 ——摘自人民出版社高中歷史必修三教師用書 材料三 分明掛了共和招牌,而國會議員居然大聲疾呼,定要尊重孔教……這腐舊思想布滿中國,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將這班反對共和的倫理文學等等舊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凈凈不可。 ——摘自1919 年5 月1 日《新青年》3 卷3 號 (1)材料一中,“杰出人士”在西歐掀起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2分)指出這場運動的核心思想 (2 分) (2)根據材料二,歸納馬丁·路德的思想主張。(2分) (3)為反對“尊重孔教”,先進的中國人掀起了什么運動?(2分)這場運動的兩面旗幟是什么?(2分)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4分) |
(12分)先進的.進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對社會進步.人類發展起著積極推動作用。請回答: 材料一:現代著名史學家郭沫若說:“秦朝書籍被燒,其實還在其次,春秋以來,蓬蓬勃勃自由思索的那種精神,事實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 (1)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的哪件事?“致命的打擊”又是指哪一事件?(2分) 材料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陳獨秀 (2)材料二中的“兩位先生”指什么?為了實現其主張,陳獨秀等掀起了一場什么重大運動?(2分) 材料三: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位市民婦女的溫柔典雅形象,它精妙的傳達了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張。 (3)材料三中提及的思想文化運動的核心是什么?(2分) 材料四:17—18世紀,崇尚理性的西歐資產階級不再滿足于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進行反對封建的神學。他們需要更強大的思想武器來摧毀封建制度,于是出現了一場新的思想文化運動。其代表人物伏爾泰把教皇比作“兩只腳的禽獸”,把教士比作“文明惡棍”。 (4)寫出材料四中所提到的思想文化運動的名稱。(2分) 材料五:在共產主義社會里,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們的知識水平極大提高。社會中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參加勞動,按需分配勞動產品,整個社會公平.公正,是人類社會最美好.最理想的社會。 (5)材料五為人類設想了一個更高.更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這種研究的理論成果誕生的標志是什么?(2分) (6)依據相關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思想解放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作用。(2分) |
(18分)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過程,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而不斷演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后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 ——《荀子·君道》 元世祖忽必烈曾經說:“中書省是朕的左手,樞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臺是用來醫朕兩只手的。 ——葉士奇《草木子》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治國的特點。(4分) 材料二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權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 ——摘編自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西方治國的基本原則,簡析其對西方社會發展的影響。(10分) 材料三 蕭公權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中認為,中國近代國家有四個特點:……(三)尊法律、重制度,而不偏賴人倫道德以為治。(四)擴充人民之參政權利。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治國思想形成的原因。(4分)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