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GB/T 26760-2011為例,GB/T代表國家推薦執行標準(GB則表示國家強制執行標準),26760是醬香型白酒專的屬標準,-2011代表這個標準從2011年開始執行。
標準從香氣、外觀、風格等指標對白酒的優劣進行了界定,有些酒在質量等級上會標注“特級”,這樣的酒80%是未經過質監部門檢驗的產品。
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制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
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 [2] 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酒
白酒
按國家標準分為3類:
一、固態法白酒
用純糧食在窖池里發酵,呈固態,故名。這也是傳統釀造法。糧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微生物(酒曲)把淀粉轉化為糖,把糖轉化為酒精。糧食還含有脂肪、蛋白以及很多種微量的其他有機成分,它們或被微生物轉化,或與酒精反應,或者相互反應,生成幾百種有機分子。
1瓶固態法白酒,酒精和水占98%,幾百種有機分子占2%。酒的優劣,不決定于那98%,只決定于這2%。這2%中,最重要的是酯類。酯類分子有大有小,酯類大分子是這樣產生的:微生物把脂肪轉化為脂肪酸,再轉化為脂肪酸酯。脂肪酸酯不溶于水,溶于酒精,酒精度高則溶解度高,酒精度低則溶解度低。1瓶固態法白酒,脂肪酸酯大分子溶在酒精里,所以酒是無色的,如果兌水,酒精度降低,則脂肪酸酯大分子析出,于是呈白色渾濁。這是鑒定固態法白酒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二、液態法白酒
以富含淀粉、糖類的原料加曲、加水發酵,呈液態,故名。其發酵產物基本是酒精,其他有機分子微乎其微。食用酒精企業也是這樣發酵的,所以國家標準允許白酒企業直接利用食用酒精。因為食用酒精不含其他有機分子,所以國家標準又允許勾兌香精以改善口感。勾兌的香精都是小分子,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高,有的甚至也溶于水,所以,液態法白酒對水后不會有析出,不會呈現白色渾濁。
三、固液法白酒
30%固態法白酒+70%液態法白酒。但是絕大多數酒企加的固態法白酒都不夠30%,即便加夠,兌水也僅呈現微微淺藍。
為了遏制白酒標簽欺詐消費者,2013年11月28日,國家食藥監局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液態法白酒標簽必須標注食用酒精、水、香精,不得標注糧食;固液法白酒中必須有30%的固態法白酒,標簽只標注糧食是不行的,也要標注食用酒精、香精。白酒生產大省四川更進一步,從2015年10月1日起,四川省施行新的《酒類管理條例》,規定:瓶裝白酒標簽應標注是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還是固液法白酒;年份酒標簽應標注所含“陳釀酒”的比例和貯存年限,廠內應保存材料、資料以備追溯、查驗。
白酒的執行標準主要指產品執行標準,其主要是按香型分:
GB/T 10781.1-2006 濃香型白酒
GB/T 26760-2011 醬香型白酒
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
GB/T 23547-2009 濃醬兼香型白酒
GB/T 20823-2007 特香型白酒
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酒
GB/T 16289-2007 豉香型白酒
GB/T 14867-2007 鳳香型白酒
GB/T 20824-2007 芝麻香型白酒
GB/T 20825-2007 老白干香型白酒
GB/T 26761-2011 小曲固態法白酒
DB50/T 15-2008 小曲白酒
DB34/T 1315-2010 柔和型白酒
DB34/T 1258-2010 淡雅型白酒
DB34/T 1791-2012 明綠香型白酒
SB/T 10713-2012 白酒原酒及基酒
擴展資料:
純糧酒,是一種全部使用糧食釀制的酒。
糧食酒的主要風格特點取決于以下方面:一是制曲技術,二是釀造技術,三是老窖泥技術,四是勾兌技術。
主要原料:純糧固態發酵工藝,根據“高梁香、玉米甜、大米凈、小麥躁、糯米綿、大麥沖”等特點,選用高梁、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主要釀酒原料。要求:顆粒飽滿、干燥、雜質少、無霉變,并經過嚴格的分級除雜,高粱粉碎成4-6瓣,玉米最大顆粒不超過0.2mm,糯米、大米粉碎成2-4瓣,小麥要求破皮。
2、輔助原料:稻殼。主要作用是調節酒醅的淀粉濃度,充淡酸度,使酒醅有一定的疏松度,有利于酒醅的發酵。要求:新鮮干燥,不帶霉味,呈金黃色。
3、釀酒用水:要求清澈透明,微甜爽口。
白酒指標
1、感官。白酒質量的優劣主要通過物理、化學分析和感官檢驗的方法來判定,正確的反映出酒的色、香、味的內容,必須依靠人的感官鑒定。白酒的感官質量包括色、香、味、格四個部分。要通過眼、鼻、舌三方面的形象來判斷酒體。
2、酒精度。在20℃時,100mL酒樣中含有酒精的毫升數或100g酒樣中含有的酒精的克數。
3、固形物。白酒固形物是指在100~105℃下測定,經蒸發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揮發性組分后的殘留物。
4、甲醇。國家標準規定,以糧谷類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0.6g/L,以其他原料生產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過2.0g/L。(甲醇指標按 100%酒精度折算)
5、鉛。國標規定,60%vol蒸餾酒的鉛含量不得超過1mg/L(以Pb計)。鉛超標會引起中毒。
6、錳。衛生標準要求錳在酒含量中,不得超過2mg/l(以Mn計)。錳是人體正常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的錳進入機體可引起中毒。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純糧酒
白酒來的執行標準主源要指產品執行標準,其主要是按香型分:有一下。
GB/T 10781.1-2006 濃香型白酒
GB/T 26760-2011 醬香型白酒
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
GB/T 23547-2009 濃醬兼香型白酒
GB/T 20823-2007 特香型白酒
GB/T 10781.3-2006 米香型白酒
GB/T 16289-2007 豉香型白酒
GB/T 14867-2007 鳳香型白酒
GB/T 20824-2007 芝麻香型白酒
GB/T 20825-2007 老白干香型白酒
GB/T 26761-2011 小曲固態法白酒
DB50/T 15-2008 小曲白酒
DB34/T 1315-2010 柔和型白酒
DB34/T 1258-2010 淡雅型白酒
DB34/T 1791-2012 明綠香型白酒
SB/T 10713-2012 白酒原酒及基酒流通技術規范
可參考
不是,gb/t19327(優質)是液態酒。
液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是在原料中加入了水發酵而成的,由于香味物質稀薄,所以這樣釀造出來的基本只有酒精,沒有香味,我國白酒市場上大部分都是這類酒添加香精制作而成,在法律上并不違法,但是品質自然與固態法白酒相差甚遠。
擴展資料:
液態法是在解放初期參照蘇聯改制伏特加酒的經驗提出的,時間最早,起步卻較晚。而且有個結合我國市場實際情況的問題,走了一些彎路。以地瓜干為原料生產酒精。在國內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
優質酒精配制白酒似已不成問題。但是也有些消費者受到待有反對意見者不正確的宜傳,說是酒精俗稱“火酒”,飲用后會在腹內“冒火”,引起飲者的懷疑和畏懼感。像伏特加酒那樣含有害雜質最少的酒,在我國市場上反而不受歡迎。
我國市場對酒的要求是有香味。為了仿伏特加法與市場要求相結合,使酒精改制白酒具有香味,五十年代初期曾有一種所謂“三精一水”的白酒出現。即用酒精、香精和糖精(三精)加水配制而成產品。這種酒的香味類似噴漆用的“香燕水”氣味,為飲者所厭惡。所以“三精一水”酒一進市場就“硬了鍋”,無人過問,留下的只有群眾對酒精改制白酒不好的印象。
液態法白酒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經過一系列工藝處理而生產的一種保持固態法白酒風格的新型白酒。由于這類白酒具有出酒率高,節約糧食,成本較低,有害雜質少,衛生安全等優點,已成為暢銷的白酒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液態法白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