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與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建立,開辟了中國

首頁 > 知識產權2021-02-04 12:14:18

求近代史簡答題答案(急)

一、簡明扼要概述以下名詞的背景、時間、地點、人物、評價、結果、過程rn 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黨內三次左傾、遵義會議、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皖南事變、重慶談判、國民大革命、土地 革命戰、張學良、陳獨秀、孫中山、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三民主義學說rn二、論述題(論證+史實)rn1、近代中國人民在探索中國獨立自強的道路上曾走了一條有最初向西方學習到最終轉而向東方學習的過程,請簡述這一過程,并分析這一過程給我們的經驗和啟示。rn2、如何正確評價國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對抗戰的地位和作用rn3、為什么說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時中國革命勝利的唯一正確選擇
簡答題

1. 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對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2.1840-1919年西方列強發動的對中國的5次大規模軍事戰爭是什么?

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1856—1860年,英法聯動發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1883年,法國發動侵略越南和中國的中法戰爭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朝鮮和中國的中日甲午戰爭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3.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從主觀方面來說,在于它的領導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主要是:第一、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第二、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第三、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4. 八七會議前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大武裝起義是什么?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

5.列舉5位在抗日戰爭中涌現出來的民族英雄。

吉鴻昌,佟麟閣,趙登禹,赫夢齡,張自忠,左權,孫立人 趙一曼 馮玉祥 楊靖宇 李宗仁

6.社會主義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

1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2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 3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其中,對于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點。

7.1921-1949年中國存在的3種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

8.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哪些歷史性成就?

第一,從爭取經濟獨立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二,從贏得政治獨立到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三,從發展新民主主義文化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四,從打破封鎖到全方位對外開放

第五,從“小米加步槍”到逐步實現國防現代化

辨析題

先辨別正確與否 是否認可這種說法 1/3 的分數

說明認為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什么 2/3的分

1.軍事侵略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最主要手段。

正確,他們一張先進的俗氣和軍事結束,或者進行武力威脅,或者發動侵略戰爭,或者武裝干涉中國內政,升值直接出兵鎮壓中國革命。這種軍事侵略是逐步升級的,從騷擾、蠶食中國沿海、邊疆,到割占中國大片領土,甚至企圖瓜分全中國。

2.《天朝田畝制度》是反映農民要求的非常切合實際的社會改造方案。

錯,天朝田畝制度 是當時天平天國的一種幻想但是的確變現了農民對土地的迫切的需求但是不切實際

3.辛亥革命的流產宣告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徹底終結。

錯,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人名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它使中國發生了餓歷史性的巨變,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4.抗日戰爭進入戰略防御階段,中國國民黨的軍隊始終消極抗戰。

錯,國名黨軍民積極抗戰低于日軍主力進攻,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5.“有了土地改革,就有了打倒蔣介石的勝利。”

正確,土地改革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土地改革運動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國民黨集團的社會基礎,鞏固了工農聯盟,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6.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中國完全建成了社會主義社會。

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火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不經過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我們無法超越這個階段。只有生產力高度發展了,物質精神成果豐富,我們次啊能完成建成社會主義社會。

7.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剝削階級被消滅,中國社會已經沒有了階級斗爭。

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剝削階級被消滅后,階級斗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可能激化。目前的階級斗爭就是黨和政府領導的廣大人民與部分極少數與人民政權為敵、或破壞人民利益的人的斗爭。

論述題

1.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及其補充條約、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這是中國人民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給中國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根本變化,即由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一步步地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國的自然經濟由于遭受外國資本主義的沖擊而開始解體。在思想領域 也發生了巨大的震動。所以 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2.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中國革命呈現出了哪些新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為中國人民指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明確指出加給中國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資本帝國主義和軍閥官僚的封建勢力。

第二,開始采取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愛去過的,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眾路線的方法。是不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關系革命成敗的一個大問題。以往的斗爭往往未能發動群眾,因此成效甚少。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這種情況有了根本改變。

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何明轉危為安的關鍵。長征保存下來的,是靈力了千錘百煉的骨干,是黨和紅軍的寶貴精華。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史詩。它向全中國和詮釋節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現,是一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名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4.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 的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

第二、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使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第四、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差生了巨大的影響。

5.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第一,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從此結束,中華民族一洗近百年來的恥辱,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的歷史從此結束,長期以來受盡壓迫和欺凌的廣大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

第三,軍閥割據,戰亂頻繁,匪患不斷的歷史從此結束,國家基本統一,民族團結,社會政治局面趨向穩定,各族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從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的時期開始到來了.

第四,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第五,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執政黨.他可以運用國家政權凝聚和調集全國力量,鞏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發展生產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個中華民族.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的勝利,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中國歷史由此開辟了一個新紀元

6.中國共產黨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對社會主義建設有哪些理論建樹?

(1)《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做了理論準備。

(2)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又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等。

(3)《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它創造性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4)進行整風和提出建設“六由”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線的繼續和發展,是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成果。
歷史偉人與百年富強夢

和每個人一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夢,獨立、富強、民主就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中華民族在20世紀取得了兩項無愧于祖先的輝煌成就,一是獲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找到了正確的現代化方向。在這一歷史過程中,三位偉人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分別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鴉片戰爭后,面對著西方列強的侵略和工業社會的挑戰,中國社會原有的聯系紐帶已經不再適應。亡國滅種的危險迫使中國必須進行再組織,才能在現代世界上爭得一席生存之地。如何重新組織?以什么作為新的紐帶?林則徐、洪秀全、康有為、嚴復等不甘沉淪的先進中國人都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但直到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以爭取民族獨立為核心的三民主義,才對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國現代化的首要目標作出了比較科學的概括。以此為指導,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雖然辛亥革命未能根本改變中國的屈辱地位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它打開了進步的閘門。孫中山提出了民族獨立的目標,卻沒有找到實現它的方法。在孫中山之后,毛澤東堅持實事求是,擯棄教條主義,把反對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主要的目標,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特別是在八年抗日戰爭中,共產黨人以自己的英勇斗爭壯大了力量,贏得了民心,才終于在一百余年的戰亂、屈辱和分裂之后,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解放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并奠定了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基礎。
一百多年來,為了救亡圖存,實現富強的夢想,一代代不甘落后的仁人志士對導致中國落后的原因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提出并實踐了一個又一個改革方案。為我們提供了正反兩面的經驗和教訓。
新中國成立前,改革者們所關注的,主要是引進和發展科學技術及新的生產力,建立民主政治體制。鴉片戰爭后,魏源提出“師夷長技”,贊揚美國由民公舉而非世襲的總統選舉制,稱道它的“眾可可之,眾否否之”的議會制度,然而他當時并沒有建議實行。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洪仁玕、馮桂芬把中國落后的原因歸之于“君民不隔不如夷”,提出設意見箱、報館和新聞官以廣采民情、廣開言路。然而他們的建議僅僅是擴大咨詢范圍,離由民作主的近代民主思想還有相當距離。太平天國失敗后,洋務派把“師夷”主張加以實施,興辦近代工廠、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把資本主義的新鮮事物第一次主動地大規模引進中國。但洋務運動三十年,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反而更趨擴大,并在甲午戰爭中遭到慘敗。到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鄭觀應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與西方進行商戰,發出政治改革的呼聲,要求在中國推行西方的議會制度,但他并沒有把這種要求轉化為直接的政治行動。甲午戰爭后,康有為、嚴復等全面介紹了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特別是主張天賦人權的國家學說和鼓吹優勝劣敗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進行了“變政”的實踐,但他們的變法活動僅限于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中間,社會基礎過于薄弱,在頑固派的反擊面前一觸即潰。義和團運動后,清政府已墮落為“洋人的朝廷”,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派對它完全失望,采取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國。然而政權很快就被北洋軍閥攫取,人民重新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從中西現代化的比較中認識到,僅僅引進先進科技、創辦現代工廠、興辦新式教育、建立民主政體,并不等于實現了現代化。在多數國民對改革不聞不問,旁觀中立,漠不關心的情況下,改革難以成功,難以擺脫專制的陰影。要想取得真正的進步,離不開國民對救亡與改革的主動參與,離不開人的解放和人的現代化,離不開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啟蒙。
這些思想和實踐包含著一定的真理,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進步,但每個人都有局限,先進人士甚至偉人也不例外,上述思想和實踐或者是在中國處于危難之際的急就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從社會全方位考慮,一以貫之的改革方針,或者是“用古代理想和古代方式來實現現代化的愿望”。因而,從1840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百年間,無論經濟、政治的變革,人文環境的化成,還是現代國民性的培育,盡管工作做了不少,但總體的效果不佳,或者發展過于緩慢,未收富強實效;或者變革徒有其名,封建因素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或者改革半途夭折,中國依然貧困衰弱。與中國的現代化幾乎同時起步的日本已經跨入工業國的行列,而中國的現代化進展卻仍然步履蹣跚,工業化與建立民主政治的目標遠未實現。
新中國成立后,民族獨立的環境為中國的現代化提供了一展雄圖的舞臺,然而能否實現百年夙愿,還有賴指導者對于現代化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在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澤東雖然認識到剝削階級在我國已經基本消滅,階級斗爭已經基本結束,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轉為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之間的矛盾,在黨的八大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方針,提出共產黨在今后的任務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但是,在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長期斗爭中形成的思維模式束縛了他的思想,使他總是把關注的焦點集中于階級斗爭。他所發動的反右、四清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夸大了階級矛盾和敵對勢力的反抗,往往把人民內部矛盾當作敵我矛盾,既不符合在落后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特殊性,又不符合現代化發展的普遍規律,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他所倡導的實事求是的路線。因而在1978年之前,雖然中國的國力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中國的落后面貌卻沒有根本改觀,甚至周邊一些在二次大戰后與中國同時獲得獨立,同時開始進行經濟建設的小國,在現代化發展方面也遠遠走在中國的前面。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沒有找到正確的現代化方向。
現代化有多種定義,或曰工業化,或曰科學和民主,或曰獨立、富強、民主、文明與法制,或曰工業化、市場化與民主化。然而,無論怎樣定義,它講的都是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與大生產和現代科學技術相聯系的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方式;其二,與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方式相適應,反映其要求,并為之服務的一整套經濟、政治、法律制度;其三,與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方式相適應的,構成、運用并服務于上述制度的現代化的人。三者相互關聯,互為因果,推動著現代化的進程。
各國進入現代化的途徑不同,或者說現代化的觸發因素各異,形成了因歷史、文化和地域差別而各不相同的現代化道路。但無論走哪條道路,各國最終都必須在自己社會內部形成生產力、制度與人三者相輔相成的互動關系,才能使現代化具備推動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對于后發展國家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如果不采取各種措施使改革趨向這個目標,現代化就難以正常發展,即使有所發展也難免變形失真,步履遲緩。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他所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實行改革開放,經過三十年的努力,中國在170年來第一次踏上了一條正確的現代化建設之路。由農村的包產到戶起步的,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改革,煥發出了難以置信的巨大能量,創造出了前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物質財富,為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實現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社會基礎。民主的本質是人民對政治事務的自覺參與和管理,只有在政治與其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情況下,人們才有可能自覺主動地參與和管理,而建立在大工業與先進科學技術基礎上的市場主導型經濟,又使人們最大限度地與市場相連,從而彼此相連。兩者的良性互動構成了現代化發展生生不息的內在動力。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六十周年之際,回顧和反思一百余年來所走過的現代化道路,認真總結20世紀中國的三位偉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堅定地沿著他們所開拓的正確道路走下去,中國就必將在21世紀重新崛起,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鴉片戰爭
原因: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
虎門銷煙 時間、地點、領導者:1839年6月3日、廣東虎門、林則徐
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原因:英國希望在中國開辟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爆發:1840年英國政府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鴉片戰爭 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地、賠款、五口通商、關稅協定)
對中國的影響: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火燒圓明園: 1856—1860年英法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掠奪圓明園珍寶,并火燒圓明園
時間: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
侵華罪行 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方式:通過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領土
面積: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洋槍隊攻打太平軍: 時間: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
結果:1862年9月太平軍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
第3課 收復新疆
阿古柏侵占新疆(1865年)
背景 英俄兩國支持阿古柏偽政權,企圖分裂新疆
“海防”與“塞防”之爭
收復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進入新疆大敗侵略軍
經過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國懷抱
中俄兩國簽約,清政府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原因:日本為吞并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戰爭
經過 爆發:1894年日本侵占朝鮮國都漢城,又發動侵華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主要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遼東之戰、威海衛戰役
簽訂時間:1895年4月
結果:簽訂《馬關條約》 內容:割地、賠款、設廠、增辟通商口岸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背景: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興起
八國聯軍侵占北京 經過:大沽——天津——北京;一路犯下滔天罪行
時間:1901年
賠款白銀4.5億兩
《辛丑條約》 主要內容 清政府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拆毀……允許……劃定……
影響: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課 洋務運動
興起時間:19世紀60年代
以“自強”為口號,興辦軍事工業
以“求富”為口號,興辦民用工業
洋務派主要活動 創辦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
興辦新式學堂
洋務運動的評價: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第7 課 戊戌變法
背景:《馬關條約》簽訂,民族危機爆發
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經過 康有為、梁啟超創辦《萬國公報》,成立強學會
戊戌變法 百日維新 時間:1898年6月到9月
變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四個方面
結果: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戊戌變法失敗
第8課 辛亥革命
背景:中華民族危機加深,資產階級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興中會 : 時間、地點:1894年、美國檀香山
時間、地點:1905、日本東京
辛 孫中山創建革命黨 中國同盟會 革命綱領:十六字綱領(后發展為“三民主義)
亥 經過 意義:大大推動了全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革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起義
命 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
武昌起義 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結果: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建立北洋軍閥的統治
歷史意義: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背景:民主、自由等西方思想在中國的傳播;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新舊思潮發生激烈沖突
領導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新 主要陣地:《新青年》
文 運動前期 兩面大旗:民主和科學
化 主要內容: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和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
運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動 背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
運動后期 代表人物:李大釗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主要活動: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創辦《每周評論》
評價:積極影響;消極影響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背景(導火線):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
經過 前期:北京學生舉行游行示威(口號) 大罷課
五四愛國運動 后期:上海工人大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
結果:取得初步勝利(釋、罷、拒)
意義: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條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共早期組織的建立
時間、地點:1921年7月、上海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成立:“一大”召開 通過黨的綱領,確定黨的中心任務
主要內容: 選舉中央局和局書記:陳獨秀
意義: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第11課 北伐戰爭
背景 國民黨一大:1924年國民黨同共產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
黃埔軍校的建立:1925年,廣州黃埔
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北伐戰爭 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主要戰場:湖南湖北
北伐勝利進軍 攻占武昌、江西,基本消滅吳佩孚主力、孫傳芳主力
勝利進軍 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
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原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影響: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時間、定都:1927年4月、南京
性質: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政府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義 時間、領導者: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
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星星之火, 時間、領導者、地點:1927年9月、毛澤東、湘贛邊界
可以燎原 秋收起義 過程、意義:從攻打城市到進軍農村,開辟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開始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時間: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會師的雙方:朱德、陳毅和毛澤東率領的軍隊改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為軍長、毛澤東為黨代表)
第13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背景(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紅 開始:時間、地點、初期的路線:1934、10、中央革命根據地、湘江 烏江 遵義
軍 時間、地點:1935年1月、貴州遵義
不 經過:遵義會議 主要內容:解決…取消…肯定…確定…確立…
怕 意義:挽救了黨、紅軍和中國革命是黨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遠 長征后期路線:四渡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爬雪山 過草地
征 勝利 兩次會師: 1935年吳起鎮會師、1936年三大主力甘肅會師
難 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本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
原因: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
虎門銷煙 時間、地點、領導者:1839年6月3日、廣東虎門、林則徐
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原因:英國希望在中國開辟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爆發:1840年英國政府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鴉片戰爭 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地、賠款、五口通商、關稅協定)
對中國的影響: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火燒圓明園: 1856—1860年英法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掠奪圓明園珍寶,并火燒圓明園
時間: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
侵華罪行 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方式:通過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領土
面積: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洋槍隊攻打太平軍: 時間: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
結果:1862年9月太平軍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
第3課 收復新疆
阿古柏侵占新疆(1865年)
背景 英俄兩國支持阿古柏偽政權,企圖分裂新疆
“海防”與“塞防”之爭
收復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進入新疆大敗侵略軍
經過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國懷抱
中俄兩國簽約,清政府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第4課 甲午中日戰爭
原因:日本為吞并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戰爭
經過 爆發:1894年日本侵占朝鮮國都漢城,又發動侵華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主要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遼東之戰、威海衛戰役
簽訂時間:1895年4月
結果:簽訂《馬關條約》 內容:割地、賠款、設廠、增辟通商口岸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背景: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興起
八國聯軍侵占北京 經過:大沽——天津——北京;一路犯下滔天罪行
時間:1901年
賠款白銀4.5億兩
《辛丑條約》 主要內容 清政府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拆毀……允許……劃定……
影響: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課 洋務運動
興起時間:19世紀60年代
以“自強”為口號,興辦軍事工業
以“求富”為口號,興辦民用工業
洋務派主要活動 創辦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
興辦新式學堂
洋務運動的評價: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第7 課 戊戌變法
背景:《馬關條約》簽訂,民族危機爆發
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經過 康有為、梁啟超創辦《萬國公報》,成立強學會
戊戌變法 百日維新 時間:1898年6月到9月
變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四個方面
結果: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戊戌變法失敗
第8課 辛亥革命
背景:中華民族危機加深,資產階級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興中會 : 時間、地點:1894年、美國檀香山
時間、地點:1905、日本東京
辛 孫中山創建革命黨 中國同盟會 革命綱領:十六字綱領(后發展為“三民主義)
亥 經過 意義:大大推動了全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革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起義
命 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
武昌起義 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結果: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建立北洋軍閥的統治
歷史意義: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背景:民主、自由等西方思想在中國的傳播;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新舊思潮發生激烈沖突
領導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新 主要陣地:《新青年》
文 運動前期 兩面大旗:民主和科學
化 主要內容: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和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
運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動 背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
運動后期 代表人物:李大釗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主要活動: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創辦《每周評論》
評價:積極影響;消極影響
第三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背景(導火線):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
經過 前期:北京學生舉行游行示威(口號) 大罷課
五四愛國運動 后期:上海工人大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
結果:取得初步勝利(釋、罷、拒)
意義: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條件: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共早期組織的建立
時間、地點:1921年7月、上海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成立:“一大”召開 通過黨的綱領,確定黨的中心任務
主要內容: 選舉中央局和局書記:陳獨秀
意義: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第11課 北伐戰爭
背景 國民黨一大:1924年國民黨同共產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
黃埔軍校的建立:1925年,廣州黃埔
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北伐戰爭 主要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主要戰場:湖南湖北
北伐勝利進軍 攻占武昌、江西,基本消滅吳佩孚主力、孫傳芳主力
勝利進軍 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
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原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影響: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時間、定都:1927年4月、南京
性質: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反動政府
第12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義 時間、領導者: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
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星星之火, 時間、領導者、地點:1927年9月、毛澤東、湘贛邊界
可以燎原 秋收起義 過程、意義:從攻打城市到進軍農村,開辟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開始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時間: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會師的雙方:朱德、陳毅和毛澤東率領的軍隊改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為軍長、毛澤東為黨代表)
第13課 紅軍不怕遠征難
背景(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紅 開始:時間、地點、初期的路線:1934、10、中央革命根據地、湘江 烏江 遵義
軍 時間、地點:1935年1月、貴州遵義
不 經過:遵義會議 主要內容:解決…取消…肯定…確定…確立…
怕 意義:挽救了黨、紅軍和中國革命是黨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遠 長征后期路線:四渡赤水 金沙江 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爬雪山 過草地
征 勝利 兩次會師: 1935年吳起鎮會師、1936年三大主力甘肅會師
難 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本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第四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14課 難忘九一八

九 時間:1931年9月18日
一 概況:日軍制造柳條湖事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
八 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東北三省淪陷
事 中國各界反應 人民:要求停止內戰,抵抗日本侵略,在東北組織抗日義勇軍
變 中共:派楊靖宇在東北開展抗日游擊隊
背景:張學良、楊虎城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遭拒絕
時間: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概況:張、楊實行“兵諫”。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又稱“雙十二事變 ”。
第15課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背景:日本侵占東北三省后,繼續向南進發,企圖占領華北
盧溝橋事變 時間:1937年7月7日
概況:日軍進攻盧溝橋,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奮起抵抗
影響: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南京大屠殺 時間:1937年12月
概況:屠殺中國軍民達30萬人以上
第16課 血肉筑長城

時間 :1937、9
平型關大捷 地點 :山西平型關
概況:八路軍115師殲滅日軍一千多人
意義: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
時間:1938
臺兒莊戰役 地點:山東臺兒莊
概況:國民黨李宗仁率軍殲滅日軍一萬多人
意義: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百團大戰 背景:日軍主力進攻中共抗日根據地,中共及其領導的軍民成為抗日的中流砥柱
指揮、意義:彭德懷、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
時間:1945年4月
中國七大 地點:延安
主要內容: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
意義:為爭取抗戰勝利和實現中國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節節勝利
抗日戰爭的勝利 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局部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
第五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17課 內戰烽火
背景:抗日勝利后,人民渇望和平,而蔣介石陰謀發動內戰,中共爭取國內和平
重慶談判 時間:1945年8月
結果:國共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爆發 時間:1946年6月
內 標志:蔣介石進攻中原解放區
戰 轉戰陜北
烽 時間:1947年夏
火 挺進大別山 概況: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開辟大別山根據地
意義:嚴重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
第18課 戰略大決戰
背景: 人民解放軍經過兩年作戰,消滅大量敵軍,與國民黨進行主力決戰的時機已成熟
三 遼沈戰役: 1948年,林彪、羅榮恒率東北人民解放軍解放東北全境
大 淮海戰役: 由陳毅、鄧小平等指揮。此戰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戰 平津戰役: 此戰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
役 三大戰役勝利的意義: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百萬雄師過大江: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標志國民黨統治中國22年的政權垮臺

第六單元 經濟和社會生活
第19課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辦實業的目的:發展本國工商業,挽回中國的利益
狀元實業家張謇 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大生紗廠等企業
辦實業的歷程 一戰期間,其企業獲得較大發展
一戰結束后,紗廠陷入困境,被吞并
從洋務運動到清朝末年:民族工業萌芽,但難以生存發展
辛亥革命后:各種實業團體紛紛出現,華僑競相回國投資
各個時期 一戰期間: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
一戰結束后:發展受挫
中國近代民族 抗戰勝利后: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
工業的曲折發展 受三座大山壓迫,比較落后
近代民族工業主要特點 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地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
第20課 社會生活的變化
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 交通:輪船、火車
通訊:電報
照相和電影從西方傳入中國
文化生活的變遷 外文報紙和中文報紙的創辦 、商務印書館的成立
社會習俗的變化: 舊俗(男子留辮、女子纏足、翎頂補服、跪拜禮等)
新風(剪辮、禁纏足、中山裝、握手等)
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有限性:在城市才有大的變化
第七單元 第21、22課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二)

科學技術 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詹天佑;京張鐵路
揭開制堿奧秘的候德榜
魏源:編《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嚴復:翻譯《天演論》,宣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
激勵人們救亡圖存,反對外來侵略
洋務運動時期:創辦新式學堂
新式教育的開端 戊戌變法時期:創辦京師大學堂
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
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張之洞請廢科舉)
魯迅:《狂人日記》、《孔乙己》
郭沫若:《屈原》
趙樹理:《李有才板話》
謳歌文明,鞭韃黑暗的文學、藝術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徐悲鴻:《愚公移山》、馬
聶耳:《義勇軍進行曲》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
好累呀,給兩分吧
你自己查吧!
二,1,洋務運動等一些運動都不能使中國富強起來,只有在黨的正確帶領之下,才能走上富強的道路

“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歷史上把這個起義叫做辛亥革命這句話那里錯誤

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只不過是辛亥革命的一個開始,辛亥革命指的是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1912年2月12日孫文就認中華民國大總統這段時間所發生的推翻清朝政府和封建帝制的事。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但不是整個辛亥革命。
這個起義本身名字叫做武昌起義,只是在辛亥革命中的一個歷史事件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但不是整個辛亥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專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屬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
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革命運動。
狹義上的辛亥革命是指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版就職中華民國臨權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也就是說武昌起義僅僅是辛亥革命的一個開端,并不能代表辛亥革命,所以“把這個起義叫做辛亥革命”錯誤。而在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也就是說推翻清朝統治的是“辛亥革命”,而不是“武昌起義”,所以“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也錯誤。

歷史上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武昌起義為“辛亥革命”的原因

1、國際:列強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專建社會。
2、國內:清政府屬成為列強侵華的代理人,推行新政維持其腐朽統治。
3、經濟基礎: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壯大。
4、思想基礎: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的廣泛傳播。
5、組織基礎:中國同盟會成立,提出三民主義。文學社與共進會推動。
6、軍事準備:黃花崗起義等。
7、有力時機:保路運動。
1911是辛亥年嗎
看看電影辛亥革命不就明白了
jijijifjjffoh

16.辛亥革命實現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歷史巨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①大總

16.辛亥革命實現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歷史巨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①大總統誓詞    ②武昌起義軍胸章   ③《民報》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圖片是小明在研究辛亥革命歷史時搜集到的幾張圖片。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是________。材料二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2)孫中山對材料二的內容作了怎樣的闡發?這一綱領的制定有何意義?材料三 (3)據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材料四 民國初年,全國報紙總數高達500余家,不少報紙以“民主”“民權”“民國”“國民”命名;全國報紙發行總數達4200萬份,“讀報者雖限于少數人,但報紙發表之意見,有公眾的或私人議論,幾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傳”。材料五 民國三年,戴季陶遇見一個老農,因戴氏身著日本服裝,老農遂問其國籍。戴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作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戴氏告訴老農“你也是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4)對于辛亥革命的影響,材料四和材料五的看法有何不同?對此,你有何認識?

321

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成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專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屬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對農民來說沒有意義。因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1)321
解釋①大總統誓詞 1912年1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②武昌起義軍胸章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③《專民報》同盟會屬機關報
(2)三民主義:民族、民生、民權
意義:以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為核心,大大超越了君主立憲制,帶有較大局限性
(3)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書上的
材料三在哪?沒題目!
(4)材料四與材料五不同在于傳播范圍,材料四辛亥革命后知識階級、進步人士思想得到解放來說明辛亥革命影響深入人心,材料五以辛亥革命后并沒有改變貧下中農的命運為例來說明三民主義并沒有普及
看法:材料四與材料五并不全面,我認為辛亥革命后沒有改變社會性質,力度不夠,封建派,革新派,洋務派等的一系列舊思想并未得到根除,以至于舊思想分子重新控制中國,例如袁世凱,但也有積極的一面,啟發思想,推翻封建帝制,推掉一座大山,新思想也有機會引入,為新文化運動創造條件
(1)民報的創刊當是思想的解放,武昌起義則是創建民國的實際行動,大總統宣誓是內建立民國的結果
(容2)同盟會的這個綱領簡稱“民族、民生、民權”三大主義,代表了孫比較系統的建國思想,后來他又寫了“建國大綱”等著作豐富自己的理論。
(3)辛亥革命的功績在于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讓共和、民主的風氣形成為歷史的主流。封建統治在形式上被埋葬了。
(4)由于歷史的局限性,辛亥革命的革命性還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重點也還停留在上層和文人、革命者等,對居于人數眾多的被剝削人民關注不夠,注定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此后成立的馬克思主義者,把目光緊緊鎖定在工人和農民這兩個最主要的受剝削階級,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這是你的模擬考試的歷史題目!
(1)3.2.1
(2)民族.民生.民權

相關推薦:

商標侵權有那些解決途徑(商標被侵權怎么辦)

如何行使商標優先權(商標優先權的取得方法是什么)

商標異議答辯的內容(商標侵權答辯狀應該怎么寫)

哪種情況不受理專利申請(專利申請不予受理的有哪些情形)

什么是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