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剪輯并上傳違法嗎
如果剪輯的人沒有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是不能進行私自剪輯傳播的。正規(guī)的改編創(chuàng)作需要先向著作權所屬法人或組織申請改編授權,才可發(fā)布相關改編作品。
關于改編侵權的處罰,根據(jù)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應當根據(jù)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
一、剪輯電視劇或電影中的片段是侵權嗎
1、經版權方授權的剪輯制作和發(fā)布:不侵權
大多影視作品上映前,版權方會進行宣發(fā)活動,其中就包括通過知名博主、公眾號、短視頻UP主發(fā)布相關宣傳視頻和文案。如果剪輯、制作和發(fā)布都是經版權方授權許可的行為,那么一般不會產生侵權糾紛。
2、未經版權方授權的剪輯制作和發(fā)布:屬于侵權行為
一般來說,博主發(fā)布的影視解說視頻中都會含有大量的原作內容,不管該影視解說視頻本身是否具有獨創(chuàng)性、是否構成新作品,按照《著作權法》第13條的規(guī)定,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均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同時,《著作權法》第10條規(guī)定了16種具體權利對應16種受控行為,“剪視頻”不在16種受控行為之內。因此,著作權人享有完整的著作權,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影視劇作品,顯然構成侵權。
二、著作權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嗎
著作權人并不是只能為個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也可以成為著作權人。
根據(jù)《著作權法》第九條的規(guī)定,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
三、著作權的保護期多長時間
著作權的保護期是自然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但是根據(jù)《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限不受限制。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jù)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可處以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fā)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fā)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四)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fā)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采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三條 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jù)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fā)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chuàng)作的作品發(fā)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chuàng)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視聽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經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表演者或者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xiàn)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xiàn)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
剪輯電影侵權嗎
未經他人允許的影視剪輯屬于侵權行為。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義務。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如果剪輯的人沒有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是不能進行私自剪輯傳播的。著作權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jù)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fā)表其作品的;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chuàng)作的作品發(fā)表的;沒有參加創(chuàng)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剽竊他人作品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視聽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拓展資料:未經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表演者或者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xiàn)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xiàn)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應當根據(jù)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如何界定剪輯視頻侵權?
剪輯電影視頻發(fā)在今日頭條獲得收益,算是侵權。
2018年9月,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搜狐視頻(以下簡稱原告)訴北京字節(jié)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被告)侵害著作權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認定原告勝訴,被告構成幫助侵權,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原告享有《屌絲男士》第一季至第四季網劇作品的著作權。被告在其經營的網站“今日頭條”及移動客戶端中,向公眾提供《屌絲男士》短視頻的在線點播服務。
被告明知或應知網絡服務對象利用其平臺傳播侵權短視頻,卻怠于采取必要措施、放任侵權行為發(fā)生,存在主觀過錯,侵害了原告所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法院認為,被告的侵權行為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首先,原告針對被告網站平臺存在侵權視頻的情況,曾先后多次發(fā)函通知下線,相關通知定位清晰,但是侵權視頻密集,且在被告每次刪除后,侵權視頻仍反復出現(xiàn)、屢刪不絕。
2、其次,被告所主張的“結合算法、個性推薦”的做法也可證明其對涉案視頻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審查,應知曉用戶上傳涉案視頻存在侵權行為。
3、再次,從技術能力角度而言,被告已開發(fā)版權保護平臺,可識別相應視頻與版權庫“原片”是否高度相似,即被告有能力預防侵權,但其并未采取排查、刪除侵權視頻的合理措施。
4、最后,被告作為專業(yè)、大型的短視頻運營網站,在影視作品權利人一次次發(fā)送侵權鏈接通知后依然無法真正消除侵權視頻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在侵權情形如此明顯的情況下,應負有較高程度的注意義務。因此,法院判定被告實施了幫助侵權行為,侵害了原告所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剪輯影視作品發(fā)到短視頻平臺,如今日頭條,小心構成侵權行為!
擴展資料:
短視頻侵權的現(xiàn)狀解讀:
短視頻因具有時長短、制作周期短、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更能適應當今互聯(lián)網時代碎片化表達與碎片時間觀看的需求,從而贏得了市場的廣泛青睞。短視頻因此也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往往能為短視頻運營網站平臺帶來較大的經濟收益。
然而,對于影視作品權利人來說,短視頻平臺上未經許可而大量存在的、反復出現(xiàn)的直接切割的影視作品片段或者經二次加工的片段與集錦,則成為了影視劇作品權利人的維權難點及困境,也極大損害了影視作品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長久以來,短視頻平臺一直以其作為提供信息存儲空間的網絡服務提供者不承擔事先審查義務為由而享受“避風港”原則的保護。然而,上述案件一審判決的作出,則對短視頻平臺敲響了警鐘,明確表明其在某些情況下應承擔與其獲益相當?shù)淖⒁饬x務。
這對于進一步規(guī)范短視頻平臺的管理、運營,以及加強對影視作品權利人合法權益的保護都將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參考資料:人民網--剪輯影視作品發(fā)到短視頻平臺,小心侵權!
影視剪輯會被告侵權嗎
屬于侵權行為。著作權人享有完整的著作權,未經授權,擅自使用影視劇作品,顯然構成侵權。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對作品進行片段化的切割、拼剪,并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合理使用的情形。
大量傳播并持續(xù)推薦影視劇作品的核心劇集及精彩片段,已構成對原影視作品的實質性替代。因此,將影視劇剪輯成片段上傳至平臺進行播放,構成對原作品的著作權侵害。
網絡上剪輯的視頻傳播算侵權,如果你未獲得視頻上傳者的同意,然后擅自下載之后進行編輯再次傳播,就構成侵權。
《著作權法》規(guī)定: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錄音錄像制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錄音錄像制作者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取得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著作權人許可,并支付報酬。錄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制品的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fā)行、出租、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并獲得報酬的權利;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該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被許可人復制、發(fā)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錄音錄像制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表演者許可,并支付報酬。因此,網絡上剪輯的視頻傳播算侵權。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xiàn)或者引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fā)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fā)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zhí)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fā)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相關推薦:
國外有房離婚(離婚境外財產房產怎么分割)
民事立案指南(民事訴訟證據(jù)操作指南目錄)
立案要所函嗎(法院立案需要材料有哪些)
立案庭公務員(立案庭公務員晉升空間大嗎)
姓名權的賠償(侵犯姓名權的損失賠償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