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惡意搶注法條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關于商標惡意搶注的法條是,依據《商標法》第三十二條,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三十二條 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惡意搶注他人商標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惡意搶注他人 商標 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惡意搶注他人商標的行為 1、 復制、摹仿、翻譯他人 馳名商標 申請注冊的行為(《 商標法 》第十三條)。 2、 代理 人或者代表人搶注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標的行為(《商標法》第十五條)。 3、 搶注他人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商標法》第三十一條后段)。 4、 其它以不正當手段搶注他人商標的行為(《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 (二)損害他人在先權利的惡意搶注行為 《商標法》第三十一條前段規定申請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實際上是禁止惡意將他人具有商業價值的商號、外觀設計、作品、姓名、肖像等搶注為商標。 (三)以獨占公共資源為目的的搶注行為 此類搶注行為的基本特征在于將本屬于公共資源的標記搶注為商標, 商標注冊 后妨礙他人的正當使用造成市場秩序混亂,或者使用時容易造成相關公眾對商品產地或者特點等發生混淆。例如: 1、 將旅游景區名稱申請注冊于“旅游服務”項目上。(“天柱山”) 2、 將具有表示商品特點的產地名稱申請注冊于該商品上。(“日月潭”茶葉、“阿里山”茶葉、“慶嶺活魚”) 3、 將缺乏顯著特征的標記申請注冊為商標。(“PDA”、“法律人”) 《商標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申請 注冊商標 缺乏顯著特征的,不予注冊;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申請注冊的商標具有不良影響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 惡意 搶注商標 的判定 我國《商標法》上述關于禁止惡意搶注的規定體現了共同的立法宗旨,即維護誠實信用原則,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商標評審案件為例,如果申請人能夠證明被申請人申請注冊爭議商標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則可以認定主觀構成惡意。惡意是認定惡意搶注和適用上述法律規定的共同要件。惡意的判定主要考慮但不限于下列因素: 1、 申請人因與被申請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貿易、合作、地緣(地域)或者其它關系明知或者應知被申請人的商標。 2、 被申請人因申請享有在先權利的商號、作品、外觀設計、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者其它因素明知或者應知他人在先權利的存在。 3、 申請人主張被申請人構成惡意搶注其商標行為的,需要考慮申請人商標的獨創性。 4、 被申請人因作為公共資源的旅游景區名稱、產地名稱具有知名度而明知或者應知該名稱的存在。 5、 爭議商標注冊后,被申請人以牟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妨礙他人正當使用,向他人索要高額轉讓費、許可使用費、侵權 賠償金 ,或者進行誤導公眾的宣傳,造成市場混亂。 惡意搶注商標的處罰是較為嚴重的,因為觸犯的法律規定較多,一旦自己不能合理的解決就會導致問題惡化,所以在商業活動中在商標的保護上較為重視,不僅是因為它是 知識產權 的凝聚,最為關鍵的就是商標代表著自己企業以及相關的企業文化。
惡意搶注商標法律條文是如何規定的?
一、惡意 搶注商標 法律條文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我國《 商標法 》的規定和實踐,惡意搶注行為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惡意搶注他人 商標 的行為 1、 復制、摹仿、翻譯他人 馳名商標 申請注冊的行為(《商標法》第十三條)。 2、 代理 人或者代表人搶注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標的行為(《商標法》第十五條)。 3、 搶注他人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商標法》第三十一條后段)。 4、 其它以不正當手段搶注他人商標的行為(《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 二、惡意搶注商標的判定 我國《商標法》上述關于禁止惡意搶注的規定體現了共同的立法宗旨,即維護誠實信用原則,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商標評審案件為例,如果申請人能夠證明被申請人申請注冊爭議商標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則可以認定主觀構成惡意。惡意是認定惡意搶注和適用上述法律規定的共同要件。惡意的判定主要考慮但不限于下列因素: 1、 申請人因與被申請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貿易、合作、地緣(地域)或者其它關系明知或者應知被申請人的商標。 2、 被申請人因申請享有在先權利的商號、作品、外觀設計、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者其它因素明知或者應知他人在先權利的存在。 3、 申請人主張被申請人構成惡意搶注其商標行為的,需要考慮申請人商標的獨創性。 4、 被申請人因作為公共資源的旅游景區名稱、產地名稱具有知名度而明知或者應知該名稱的存在。 5、 爭議 商標注冊 后,被申請人以牟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妨礙他人正當使用,向他人索要高額轉讓費、許可使用費、侵權 賠償金 ,或者進行誤導公眾的宣傳,造成市場混亂。 三、惡意搶注商標法律適用 除惡意外,各類具體搶注行為的認定和法律適用要件不盡相同,商標局制定的《商標審理標準》對此有相應的明確規定。現以評審案件為例,略予說明。 (一)《商標法》第十三條保護馳名商標的適用要件 1、 第一款保護馳名的未 注冊商標 。 (1)申請人商標已經馳名但尚未在中國注冊; (2)爭議商標構成對馳名商標的復制、摹仿或者翻譯; (3)雙方商標使用商品屬于相同或者類似商品; (4)爭議商標的使用容易導致混淆。 2、 第二款保護馳名的注冊商標。 (1)申請人商標已經馳名且已在中國注冊; (2)爭議商標構成對馳名商標的復制、摹仿或者翻譯; (3)雙方商標使用商品不屬于相同或者類似商品; (4)爭議商標的使用誤導公眾,損害馳名商標所有人的利益。 根據實踐,認定馳名商標主要考慮該商標在我國境內是否馳名。申請人可以按照《商標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提供其商標在爭議商標申請之前的馳名 證據 材料。 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程度以爭議商標的使用是否造成消費者混淆或者聯想為基本原則。要綜合考慮申請人商標的知名度和商標獨創性、雙方商標的近似程度和使用商品/服務的關聯程度。 (二)《商標法》第十五條禁止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搶注的適用要件 1、 被申請人是申請人的代理人或者代表人。 本條源自《巴黎公約》六條之七。對于本條中“代理人”的理解曾有三種不同的認識:民法上的代理人、商標代理人、包括經銷商在內的商業代理人。我委考慮本條立法宗旨、國際慣例,堅持第三種理解。目前,行政和司法已基本達成共識。 2、 雙方商標使用商品或者服務屬于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與服務。 3、 雙方商標相同或者近似。 4、 被申請人未經商標所有人授權。 (三)《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禁止搶注他人已經使用并具有一定影響商標的適用要件 1、 申請人商標在爭議商標申請之前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 在先使用的判定:地域上指在我國的使用;形式上要與主張權利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對象上須是在主張權利的商品上的使用;本質上是在商業活動中真實地使用。 有一定影響的判定:相關公眾的知曉程度;使用的持續時間和地理范圍;宣傳時間、方式、程度、地理范圍。 2、 雙方商標使用商品或者服務屬于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與服務。 3、 雙方商標相同或者近似。 在企業在注冊后,不僅要為企業設立 公司名稱 ,也要為企業注冊商標,那么注冊后的商標也是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如果在商標使用期限到期后沒有辦理續期,而被其他公司進行惡意的搶注后,我們也是可以依法向商標管理部門提出異議,并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相關推薦:
報警叫立案嗎(報警就是立案嗎)
以境外人離婚(現役軍人離婚法規)
知識產權評估是什么(什么是知識產權質押評估)
侵犯外觀專利怎么賠償(被告外觀專利侵權要賠多少)
字體侵權怎么處理(字體侵權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