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主要方式有商標注冊制度的建立、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框架、停止侵權行為和維權保護。
一、商標注冊制度的建立
商標注冊制度是商標專用權保護的基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商標的注冊是商標權利人獲取專屬使用權的途徑。商標注冊程序包括申請、審查、公告和注冊等環節,申請人需要提供真實的商標信息,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一旦商標成功注冊,商標權利人就能獲得在相關商品或服務上的排他性使用權,有權追究他人侵權行為,并享受商標保護法律的支持和維護。
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框架
國家的商標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為商標專用權的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和相關法規明確了商標權益的范圍、保護期限、權力行使方式以及侵權追究等內容。
此外,國家還加入了《巴黎公約》、《馬德里協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商標法公約》等國際條約和協定,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商標保護機制。這些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實施,為商標權利人提供了更多的保護措施和手段。
三、停止侵權行為和維權保護
當商標專用權被他人侵犯時,商標權利人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維權。首先,商標權利人可通過送達警示函或申請仲裁等方式,勸阻侵權行為的繼續發生。
其次,商標權利人可以向有關行政機關或司法機構(如法院)提起行政投訴、行政調查或民事訴訟,尋求行政處罰或經濟賠償等救濟措施。此外,商標權利人還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監測機制,定期監測市場和網絡環境,發現和打擊侵權行為,維護商標專用權益。
一、商標侵權如何有效維權?
1、網絡渠道維權
網上購物消費成為現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伴隨著網絡購物的熱潮,假冒偽劣現象也日漸涌現,致使網購平臺一度因售假而飽受詬病。因此,平臺服務商在加強平臺監管方面做出了努力,并紛紛構建了知識產權保護及維權渠道,權利人在網絡平臺發現侵權行為,可根據平臺所設立的維權渠道進行投訴,平臺一旦核實侵權行為成立,將主動刪除舉報人所投訴的產品,從源頭上禁止侵權行為。
2、發送律師函
律師函由律師接受權利人的委托就相關侵權事實進行披露、評價,并對侵權者提出具體要求,具有法律上的證明作用和事實上的警示作用。根據前期對侵權者的商業調查結果和后期擬對侵權者采取的法律措施綜合評估后,判斷是否采取該途徑。
3、向工商部門進行侵權投訴
我國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有查處商標侵權行為的職能,商標權人發現侵權行為,可以到侵權方當地工商行政部門投訴,責令其停止侵權行為。如果被告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4、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標侵權訴訟
民事訴訟是商標權利人在遭受商標侵權后,最后的維權救濟措施,民事訴訟的主要目的是制止侵權,并旨在解決權利人因侵權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及維權費用的經濟賠償問題。
二、具備下述四個構成要件的,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行為: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后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后果的關系。
涉及到商標侵權的具體情況,可以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已經造成了經濟損失的,可以提交相關證據直接到法院進行起訴處理,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是可以對相關情況進行判決處理的,涉及到嚴重的還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