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執法
發現專利侵權行為后,可以證據固定后直接向相關的法院起訴,也可以選擇向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進行投訴,后者叫做專利行政執法。跟訴訟相比,行政執法的門檻比較低,所以適用范圍比較廣。
一般來說,以下幾種情況,可采用行政執法來維權:
1、發現有侵權行為,但無法取到證據。
比如說,發現了一家工廠有大量制造侵權產品,但是侵權產品只做外貿,不做內銷和零售,難以通過在大陸購買到侵權產品作為證據固定,此時,可以通過向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投訴,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受理后,會持有行政執法證件來到侵權現場,在調查收集證據時,可以查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合同、賬冊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采用測量、拍照、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演示;還可以抽樣取證或登記保存的方式保存證據。通過行政執法機關提取到侵權證據,這樣的證據也可以在起訴后被法院所采納。
2、希望快速維權,盡快制止侵權行為。
目前的司法制度,一審的司法判決審限一般為六個月時間,而行政執法一般為自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結案。在時間上,行政執法有一定的優勢。
3、對賠償無特別要求。
行政執法中,管理專利的部門僅能針對是否構成侵權做出認定,并在此基礎上做出停止侵權的決定,而不能針對侵權賠償額直接做出決定,故在專利行政執法過程中,即使確認存在侵權行為,專利權人也不能夠獲得侵權方的經濟賠償,當然,侵權方主動承擔除外。管理專利的部門在作出停止侵權的決定后,可以做出相應的處罰。
二、網上投訴
1、要看看被侵權的專利是發明專利,還是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如果是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呢,就需要提供國家專利局出具的專利權評價報告,電商平臺才會受理投訴;
2、應該提供清晰的侵權比對表,列明對方的產品包含了我們專利權利要求的哪些技術點,或者與外觀設計專利在形狀、圖案、色彩等存在哪些相同設計;并給出相同侵權還是等同或相似侵權的判斷。
3、能達到的效果:電商后臺知識產權受理部門確認侵權后,會下架侵權產品,并刪除侵權鏈接。也能夠促使雙方和解。
三、展會投訴
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選擇參加展會作為銷售或采購的平臺,一旦發現侵權產品在展出的時候,專利權人就需要進行展會投訴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進行展會投訴,有兩個前提條件
:
a、核實展會是否設立了知識產權投訴平臺。
b、設立了知識產權投訴平臺的話,就可以帶上主體資格如營業執照、專利證書、年費收據,直接向展會舉辦方投訴。
四、海關備案
五、侵權警告函
專利署名權被侵犯應該如何維權 1、確認侵權事實的存在并分析自己專利的可靠性 對侵權的標的物進行認真.細致的調查,取得證據,以確定侵權事實的存在,同時要仔細在確定自己的專利權是否存在被宣告無效的可能。 2、查清侵權的具體情況和遭受損失的程度 3、決定對策 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結合自己的實際,采取相應對策: (1)若自己有能力實施或已實施,并希望繼續獨占市場的,應采取堅決制止該侵權行為的措施,根據掌握的確鑿的證據所測算出的經濟技術益損失程度,堅決要求予賠償; (2)若自己不具備實施能力,或雖自己能夠實施,但仍希望他人有償實施時,可通過法律程序補訂許可證合同,把侵權行為轉化許可實施協議。 4、可以采取的具體步驟: (1)自己或代理人一道直接與侵權交涉,在不損害自己權益的情況下協商解決; (2)如協議不成,又確有必要,可請求專利管理機關予以調處; (3)若對專利管理機關的決定不服,可在限定的期限內向人 法院 起訴。 署名權是一種精神權利,屬于人身權的一種,同其他權利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 1、專有性,也稱排他性,是指署名權只能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享有,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享有; 2、不可讓與性,即署名權是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本身不可分離的,與 專利申請 權和專利權歸屬的變化無關,即使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了,受讓人也不享有署名權。另一方面,署名權也是不能繼承的。 專利侵權 行為的構成要件 (一)侵犯的對象應當是在我國享有專利權的有效專利。首先,鑒于專利權的地域性,有效專利一般應當是指獲得國家 知識產權 局授權的專利。其次,鑒于專利權的時效性,只有在規定保護期內未因繳費、無效宣告、放棄等原因失效的專利權才是有效專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項專利權由于某些原因被宣告無效,則該專利權將被視為自始不存在,因此即使有他人在前已經實施也不夠成專利侵權。 (二)有違法行為存在。即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有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專利的行為。 (三)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侵權人主觀上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所謂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而實施該行為;所謂過失是指行為人因疏忽或過于自信而實施了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 (四)應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如果讀者有涉及到法律的問題需要援助的,歡迎來網進行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幫助你。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六條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七條 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的,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根據本法辦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