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專利在批圖片發給客戶看有風險嗎
如果你確認你的專利申請權利保護都非常有把握,無須改動了.
哪么只要申請日以后對你專利申批沒有什么關系.
當然,在沒有銷售之前盡量該保密就保密.
企業上市過程有哪些專利風險
不少擬上市企業因專利等知識產權問題推遲上市甚至被迫放棄上市的情況并不鮮見。擬上市企業遇到的專利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專利信息披露不實
擬上市企業應盡到知識產權等相關信息的披露義務。中國證監會要求上市企業對自身知識產權的內容,包括商標、專利、專有技術的取得、使用、價值等情況進行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
(2)專利侵權、權屬不明等糾紛
作為企業生產和銷售的重要資產,知識產權糾紛特別是專利權的糾紛不僅會使企業負擔較大的訴訟成本,影響其當期的財務狀況,而且會使企業進一步發展或保持持續盈利的能力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而不確定即意味著企業對這些知識產權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往往構成企業上市的”硬傷”。
擬上市企業的專利問題一直是證監會和廣大股民關注的重點和焦點,其不僅涉及擬上市企業的資產完整性,還涉及到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從而直接影響著企業能否順利上市。
發明專利為什么要公開?
發明專利公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有利于技術再開發或者轉讓:很多技術在申請專利的時候尚未達到可立即商業生產的狀態,專利申請公開公布后,任何人都能夠查詢到該專利技術,如果對自己的技術有足夠的自信和前景預期,就可以迅速尋找合作伙伴進行產品商業化的合作開發,或者尋找領域內具有商業實力的受讓人/被許可人,加快盤活技術,不僅能夠彌補后續實質審查/年費的費用,還能夠贏得新一輪的研發資金。
2. 能夠獲得臨時保護:根據專利法第十三條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這是對已經公開公布的發明專利獨有的臨時保護規定。根據專利法第三十四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后,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也就是說,申請人可以使早期公開的時間進一步提前。如果對自己的技術自信并且市場時機適當,請求提前公布公開能夠更早進入臨時保護階段,專利賠償跟侵權時間和盈利情況成正比,提早公開進入臨時保護能夠有利于獲得更多的補償。
3. 法律規定和審查需要:根據專利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此外,公布后讓凡是想看的人都可以看到,讓盡量多的人看到這項專利,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異議,提出意見。例如這項專利是否是剽竊,是否是已有技術等,配合實質審查的進行。
4. 促進國家科技進步:由于要對發明技術方案進行實質審查,所以發明專利批準率比較低,一般為20-30%之間。大量的發明專利被公開后,又不能被批準,變成了任何人都可使用的社會財富,促進了全社會的科技進步。
總之,發明專利公開可以促進技術轉移、創新和進步,加強臨時保護,提高審查效率,以及促進國家科技進步。因此,專利法規定在一定時限后必須公開專利申請,以滿足這些目標和要求。
如何避開專利詐騙陷阱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廣大發明人熱情高漲,專利申請量高速增長,但隨之而來的是不法分子頻繁對專利權人進行詐騙活動,大量的專利權人上當受騙,產生了極壞的社會影響。今年,為有效保障專利權人的切身利益,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公安部聯合印發《關于嚴厲打擊假借專利評獎等手段進行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的通知》,著手打擊涉及專利的各種詐騙行為。創建一個公平、有序、有利于專利生長的環境不會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完善,在此期間,我們的專利權人增強防范意識,提高識別詐騙技巧也就尤為重要。
一、
認清專利詐騙手段
根據目前已有的詐騙案例進行分析,不法分子在實施詐騙過程中,充分利用了目前法律規則的漏洞和專利權人自身存在的弱點,手段具有很強的欺騙性,稍不留神,就落入其陷阱。
不法分子主要是利用專利文獻公告或專利信息系統等公開的信息獲取發明人地址等情況,利用信件、網站等方式,以獲獎、技術許可等虛假信息引誘專利權人,牟取非法利益。一是利用大家對政府機關、全國性組織等權威組織的信任,假借其名義搞專利評獎、專利轉讓,以收取專家評審費為名義,借此詐騙錢財,二是利用專利權人迫切希望專利技術轉化的心理,借合法公司的外殼,以“幫助聯系廠商、轉化專利”為名,收取項目評估費;或冒充國內外合法組織的名義,以舉辦博覽會等形式許諾參展項目獲獎等手段,騙取參展費。三是利用個別人求“名”心理,幫助出版“名人錄”等書籍,當然是自費了。
此類案件一般具有三個特點:一是隱蔽性強。不法分子通常采用信件形式,寄送至外省發明人,“獲獎通知”中的聯系地址和聯系人不真實,不法分子流竄性大,非常不利于案件偵破;二是詐騙金額不大,單個案件個人損失多為幾百元,容易為人忽視。發明人受騙后常因為金額不大而抱息事寧人態度不愿深入追究,但因受騙人眾多,詐騙金額也相當可觀。三是不法分子高智商化,制造設計各種情境和圈套使人難辯其真偽。詐騙分子通常對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往往通過合法的程序規避法律的制裁,如借技術轉讓要求進行技術評估,伙同中介組織騙取評估費用。
這些違法犯罪活動不僅直接侵害了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發明人的經濟利益,挫傷了發明人申請專利的積極性,而且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破壞了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及其他合法組織的聲譽,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二、專利詐騙案件增多的原因
專利詐騙行為之所以猖獗不斷,其產生原因是多方位的。其中有法制不健全、社會風氣不正等社會宏觀方面的原因,也有缺少專業專利開發機構和科技中介機構的推動,產業部門與專利權人的信息溝通困難,個人專利成果轉化難的因素;其中詐騙行為受害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弱點是詐騙分子能夠輕易得手的重要因素。
一般說來,相當數量的專利權人存在不懂法、不知法,對商業交往經驗不足,對自身持有專利估值過高,自我防護意識差等等諸多問題。
專利權人往往急于將專利轉讓出手以換取經濟利益,“急燥”構成了自己容易受騙的最致命的弱點,容易被騙子趁虛而入。一是對專利轉化過于急迫,無條件聽從對方安排,惟恐自身提條件造成交易破產;二是對交易方不做細致深入調查,常常被其外在形象(如發達國家背景,在高檔寫字樓工作等)欺騙;三是對高價轉讓缺乏冷靜分析和判斷,隨意輕信;四是在商業交往過程中不注重收集證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五是在被騙后,沒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客觀上助長了犯罪份子繼續行騙的囂張氣焰。
首先要提高防范意思,頭腦清醒不輕信。在經濟交往過程中,一是要多核實對象的資質。向公安、公證、工商或其上級進行核實其合法性和經濟實力等方面的信息,盡可能尋找信譽度高、實力強的合作伙伴;二是要收緊自己的錢袋子,在專利交易中要堅決把握一個原則,未見成果,絕對不掏錢。對不法分子來說,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得到錢,因此在交往中,要對自己說:凡是要花錢的事兒都不著急。先拖一拖,看看對方著急不著急。假如對方急于讓你上套,一定會比你急,自然會露出馬腳。
其次要掌握有關的專利、經濟法律知識,對專利交易、轉讓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數,不至于讓一些簡單、拙劣的手段欺騙。經濟條件允許的,最好委托正規的、信譽好的中介機構代理推廣應用方面的事宜,能夠有效降低風險。
相關推薦:
商標有何用途(商標有什么用途和用處)
實用新型專利結果查詢(專利申請進度可以在哪里查詢)
什么是表演者權(表演者權的概念)
會導致專利權終止情形(專利權的終止情況有哪些)
商標異議申請的步驟(商標異議申請的途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