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協等國家部委主管機構為規范知識產權資產評估行為,保護資產評估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根據《資產評估執業準則—— 無形資產》制定了《知識產權評估指南》,后期又提出“《加快完善知識產權資產評估的準則和指南體系》”。
我們在知識產權評估方向特設立了事業部做專項研究,可以實現對知產的轉讓、許可使用、出資、質押、訴訟、財務報告等等,相信定能夠幫助到您。
《指南》所稱知識產權資產,是指知識產權權利人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夠持續發揮作用并且帶來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權益。知識產權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專用權、著 作權、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植物新品種等。
《指南》所稱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是指資產評估機構及其資產評估專業人員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根據委托對評估基準日特定目的下的知識產權資產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并出具資產評估報告的專業服務行為。
《指南》執行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業務,應當明確評估對象、評估范圍、評估目的、評估基準日、價值類型和資產評估報告使用人。
《指南》知識產權資產評估目的通常包括轉讓、許可使用、出資、質押、訴訟、財務報告等。
《指南》執行知識產權資產評估業務,應當充分考慮評估目的、市場條件、評估對象自身條件等因素,恰當選擇價值類型。
《指南》確定知識產權資產價值的評估方法包括: 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基本方法及其衍生方法。
該《指南》中明確了實操中必要流程、內容、方法、目的、范圍、用途等等,以上信息中有您所需要的所問,另,再附對《指南》中的部分做截圖分享如下,相信定能夠幫到您。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主要職能面向全國開展各類作品著作權登記及合同備案。具體包括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涵蓋軟件著作權登記、軟件源程序封存保管、軟件著作權轉讓或專有許可合同登記、軟件著作權質權登記等。同時,還負責軟件以外的各類作品著作權登記及合同備案,涉及文字、口述、音樂、戲劇、美術、攝影、電影等作品的登記及合同備案。此外,中心還提供全方位的數字版權公共服務,以DCI體系為核心,開展數字作品版權登記及費用結算服務,提供網絡視頻音頻作品及其它作品的版權監測及調查取證服務。
作品保管服務方面,權利人可以將作品提交給登記機構,由中心保管并出具保管憑證。作品保管實行實名制,各類作品及作品的部分均可申請保管。獲得保管憑證后,相關作品信息可取得真實有效的證明效力。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還提供最專業的版權法律服務,包括版權鑒定、網絡游戲侵權鑒定、版權咨詢及糾紛調解。版權鑒定由中心版權鑒定委員會負責,具有我國最高人民法院認可的鑒定資質,為司法機關和行政管理機關提供科學依據。此外,中心還提供網絡監測、調查取證、發送刪除通知函及跟蹤刪除結果等服務。至2011年11月,已刪除的盜版鏈接超過41萬條,有效刪除率高達97%。
中心還提供區域版權產業研究和版權價值評估等高端專業咨詢服務,為各地區的版權產業發展提供權威情報和基礎數據。同時,以服務企業投融資活動和文化金融服務創新為目標,開展版權價值評估專業咨詢,推動版權價值評估體系和標準的制訂。此外,中心還建設和管理中國標準錄音制品編碼中心(中國ISRC中心),作為2009年9月30日新修訂發布的中國標準錄音制品編碼(GB/T13396-2009)的執行機構,負責中國ISRC編碼的分配、管理與維護,以及相關數據庫的建立和運維。作為國際ISRC中心承認的中國國家注冊中心,中心遵守國際ISRC中心章程,履行相應職責。作為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成立的國家標準執行機構,中國ISRC中心在保護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錄音制品和音樂錄像制品的傳播、推動音樂相關制品的輸出和引進、實現與國際音樂產業界的良好銜接和交流、提高國產音樂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是國家設立的綜合性的著作權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機構,根據經國務院批準的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改革機構方案,行使部分原來由國家版權局行使的職能。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的直屬事業單位,成立于1998年9月,系獨立法人單位。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的批復,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成立時,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保留法人資格)、中國軟件登記中心和中國著作權使用報酬收轉中心劃歸中心管理。中國唯一的綜合性著作權專業刊物《著作權》也將由中心編輯出版。
相關推薦: